<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江蘇沭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每秒15件快遞發往全國

       2021-11-25 37144
    核心提示:沭陽縣第十三次黨代會指出,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二次創業


    江蘇沭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每秒15件快遞發往全國


    沭陽縣第十三次黨代會指出,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二次創業整裝再出發,全面領先勇當排頭兵,以奔跑姿態開啟蘇北第一縣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作為全市最大的經濟板塊,經過近幾年的跨越趕超,沭陽的GDP、工業增值稅、工業銷售收入、新增制造業貸款等指標全市占比約三成,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獲評全國‘兩山’發展百強縣等榮譽?!便痍柨h委書記彭偉強調,在踐行“四化”同步路徑遵循時,必須推動做大總量的“穩”、提升質量的“進”相輔相成,才能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更有底氣、更有信心,全縣必須要以更寬視野、更高站位來理解多作貢獻,既為宿遷一域爭光,更為江蘇高質量發展大局增色添彩。

    美好藍圖催人奮進,千鈞重任責無旁貸。沭陽堅持重兵會戰,加快工業突破,激活二次創業強勁引擎;堅持以人為本,突出規劃引領,打造二次創業活力載體;堅持民生導向,提升獲得感,增進二次創業幸福指數;堅持城鄉融合,彰顯花鄉特色,夯實二次創業深厚基礎;堅持“兩山”理念,推動綠色發展,厚植二次創業生態底色;堅持守正創新,釋放二次創業澎湃動能,為全市“走在蘇北前列、快于全省平均、領先區域發展、趕超全國梯隊”作出更多貢獻。

    當下,沭陽正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有效的舉措,埋頭苦干,砥礪前行,奮力譜寫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篇章!

    “項目為王”打造工業版圖

    10月31日上午,沭陽縣舉行全縣第四季度工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本次集中開工的項目共有24個、總投資163.3億元:其中落戶經開區項目8個、投資96.6億元;落戶道口經濟產業園項目16個、投資66.7億元,涵蓋了高端紡織、機電裝備、綠色家居、新材料、健康醫療等多個產業領域,呈現出體量大、質態優、效益好的特點,對做強主導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項目是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左右高質量考核的關鍵所在?!便痍柨h委副書記、代縣長王瑞要求,全縣各鄉鎮、各部門要始終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著不讓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努力以重大項目建設挺起高質量發展“脊梁”。

    江蘇沭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每秒15件快遞發往全國


    今年以來,沭陽牢固樹立“大抓工業、大抓招商、大抓項目”的鮮明導向,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成立由黨政縣領導領銜的18個招商引資協作組,每個協作組掛鉤相關部門,將黨員干部推向招商一線。每月都有簽約儀式,每月都有現場觀摩,每季度都有集中開工,推動形成人人參與招商、人人服務招商的濃厚氛圍。數據表明,今年以來,沭陽縣基本實現每三天落戶一個億元項目,招引10億元項目26個、50億元項目3個、百億級項目2個,開、竣工10億元項目分別為17個、9個。

    在沭陽,一大批好項目正集聚發展潛力。去年12月3日,全國最大滌綸長絲織造企業、全國500強企業、上市公司——桐昆集團投資的150億元項目正式落戶沭陽。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約300億元、年納稅約10億元。

    江蘇沭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每秒15件快遞發往全國


    沭陽縣還圍繞市“6+3+X”產業體系和15條重點產業鏈,大力實施“小微企業進規模、規模企業沖億元、億元企業上臺階”三大計劃,今年新增10億元以上銷售企業3家、規上工業企業159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躍居蘇北第一、增速躍居全省第一,工業銷售收入首次突破千億級大關。連續六屆躋身全國工業百強縣,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正為沭陽現代化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奔跑動能。

    將沭陽打造成蘇北工業第一縣。當下,沭陽正埋頭苦干,以“二次創業”的豪情壯志,高質量譜寫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規劃引領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級

    11月19日上午10時,作為京滬高速改擴建工程項目之一的京滬高速公路沭陽互通完成擴建施工,正式恢復通車。改建后,原來的雙向四車道變為雙向八車道,城區市民出行直達京滬高速將更順暢。

    京滬高速公路擴建工程項目是市縣重點工程項目,沭陽現有潼陽、沭陽北、沭陽、胡集4個高速出入口,改建后將會變成互通式立交。同時,還將再新建一處沭陽南互通式立交,移位新建一處沭陽服務區。

    圍繞打造“區域副中心城市”定位,今年以來,沭陽縣科學構建外聯內暢、協同高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五縱五橫兩鐵一航兩點”外聯通道。積極主動對接,加快推進京滬高速擴容改建,啟動新淮鐵路建設、新長鐵路電氣化改造,全力打造江蘇交通中軸與蘇北東西雙向開放大通道交匯點城市。堅持西向發展,加快建設以宿連高速為主的交通軸,以324省道和宿連航道為主的產業軸,以新沂河、淮沭新河、柴米河為主的生態軸,在服務市域發展中進一步做大做強副中心城市功能。

    以精細的管理水平體現副中心城市定位。沭陽城市管理堅持與市級同步,參照市級做法,出臺建設管理導則,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健全“大城管”管理機制,逐步實現“科學、嚴格、精細、長效”管理。樹牢“城市免打擾”建管理念,努力打造一批精品街、示范路、樣板區。

    以公共服務高地體現副中心城市定位。圍繞打造“蘇北教育第一縣”目標,沭陽大力推進“三名”工程,重點支持沭陽高級中學、沭陽如東高中創建省高品質示范高中,創建“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堅持“小規模、高密度”原則,按照“服務半徑小學500米、中學1000米,服務人口小學1萬—1.5萬人、中學3萬—5萬人”標準,啟動南湖高中建設,杭州路高中、縣第四實驗小學明年8月底前投入使用,提升學位供給能力。同時,圍繞花木交易、圖書交易、快遞物流、職業教育“四個中心”,加快建設全國圖書交易中心、蘇北最大郵政郵件處理中心。

    江蘇沭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每秒15件快遞發往全國


    江蘇沭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每秒15件快遞發往全國


    以花鄉特色體現副中心城市定位。沭陽緊扣“花木之鄉、花園城市”目標定位,更加突出“完善功能、改善民生,豐富內涵、彰顯特色”工作理念,打造蘇北乃至華東地區富有魅力、宜居宜游的花園城市。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標準,持續“增花、增綠、增彩、增園”,實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向“月月有花、季季有景”轉變。

    “數字經濟”推動鄉村振興

    “我們的蓮花開出來有三種顏色,還有三種不同的香味……”在七雄街道水上漂水生花卉種植基地,負責人岳統超正通過網絡直播銷售睡蓮等產品?!拔覀兊漠a品有40多個種類,大多通過網絡銷售到全國各地,今年銷售額將超過500萬元?!痹澜y超信心滿滿。

    數據表明,去年,沭陽縣電商直播超過100萬場,花木產值突破200億元,涉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6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

    近年來,沭陽縣通過“互聯網+農業”融合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數字經濟。通過政策引導、培訓扶持等多種措施,鼓勵扶持電商產業做大做強。目前,沭陽共有16個“中國淘寶鎮”、104個“中國淘寶村”,各類活躍網商4.5萬家,物流企業282家,先后獲評“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電商示范百佳縣”等榮譽稱號,電商發展的“沭陽模式”得到全社會的高度認可。

    江蘇沭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每秒15件快遞發往全國


    為更好服務花農,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沭陽縣依托全縣60萬畝特色花木產業,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互聯網+”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以大項目為載體,先后建成蘇奧電子商務產業園、國際花木城特色示范基地、百盟物流園倉儲用房等一批頗具規模體量的電商相關實體產業項目,推動電商產業集群化發展。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企業+基地+農戶”的專業供貨生產鏈,產品涵蓋花木、干花、芡實等基地產品以及大米、千張等特色農產品;建成“供銷e家鄉村電商服務站+線上展廳+店鋪+直播”的銷售鏈,全縣擁有供銷e家鄉村電商服務站220個、50個平臺線上展廳;建成“縣有園區、鎮有集中區、村有網點”的物流鏈,平均每1秒就有15件快遞從沭陽發往全國各地。

    為建設電商行業誠信體系,營造公平、公正的電商市場生態環境,沭陽不斷加強網絡電商治理,構建誠信電商監管體系。在村民自治環節,倡導誠信經營村規民約;在快遞源頭,實施“誠信標貼”;在市場流通環節,啟動專項整治“春雷行動”,依法打擊制假、售假、運假、快遞跨區攬件等行為。為強化誠信電商品牌建設,沭陽縣相繼開展“十大淘寶精英”“花木誠信電商”評選,設立1000萬元網絡交易誠信專項資金,通過線下“春風”行動、線上“綠盾”行動、花木“亮牌”行動等,持續引導開展網絡誠信體系建設。不但如此,沭陽還成立沭陽縣網絡電商互助聯合會,推動電商產業規范化、品牌化和示范化發展。

    江蘇沭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每秒15件快遞發往全國


    電商不僅點燃本地青年的創業熱情,還吸引大學生、律師、教師等大量年輕人才回流做網紅,提升農村“年輕指數”,目前,全縣返鄉就業創業總人數已超過26.5萬。

    在沭陽,數字鄉村建設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為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沭陽還創新“云相約·‘藝’周樂”活動載體,將理論宣講融入文藝作品,廣泛組織文藝宣講志愿者參與其中,每周在城區或鄉鎮舉辦一場接地氣、入民心的文藝演出,同步進行手機直播,線上線下互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宣講新思想新理論、黨史知識、紅色文化等,新穎互動的活動方式“圈粉”了很多群眾,截至目前,已舉辦28場線下演出,線上直播受眾150萬余人次。

    營商“沃土”催開項目之“花”

    “真沒想到現在為企業服務這么周到,手續辦理這么快?!苯?,客商張先生想在沭陽開辦商貿類企業,于是來到沭陽縣政務服務中心咨詢開辦企業所需準備的材料。得知張先生需求后,政務服務中心開辦企業“一件事”窗口會同幫辦代辦窗口主動服務,只用不到2個小時就完成了開辦企業手續的所有流程,而且還免費贈送了5枚印章。

    開設“一件事”服務,是沭陽縣堅持以“便民化、智能化、人性化、一體化、標準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化營商環境和為群眾提供便利化政務服務的一個重要舉措。

    今年以來,沭陽縣堅持以“五心”(即投資順心、服務貼心、創業安心、發展放心、生活舒心)營商環境建設為引領,以爭創“營商環境最優縣”為目標,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統籌調度,細化目標任務,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全縣營商環境整體水平不斷優化。

    項目能否高效率推進,企業能否高質量發展,良好的外在環境至關重要。近年來,沭陽縣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發展環境,“不見面審批”事項排名全省第一,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減稅降費9.13億元,并推出“雙輪驅動幫辦”——引資單位親情幫辦、開發區專業幫辦,為項目生根抽枝培土施肥,成功上榜“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的生命線,為此,沭陽全縣上下各單位、各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建,在推進項目建設、服務產業發展、促進企業減負等方面出實招、聚合力,以優質高效服務擦亮營商環境新名片,從而贏得市場主體、客商、群眾的高度認同和一致好評。

    10月27日,沭陽高規格召開作風建設大會,在全縣開展作風建設集中整治活動,要求始終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刮骨療毒的決心、壯士斷腕的勇氣,按照作風建設集中整治活動要求,查擺存在問題,對作風之弊和行為之垢,徹底排查整改,堅決摒棄佛系型、小聰明型、木偶型、差不多型、太平官型、打哈哈型“六種類型”干部作風和行為。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