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賦予了新時代“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特質,蘊含了生態文化從精神、物質、制度、行為4個層面的豐富內涵。華夏古村鎮具有悠久歷史,是人與自然不斷磨合、相互依存而創造并留下的瑰寶,對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特別是華夏古村鎮以自然山水、田園風光、獨特建筑、人文故事、淳樸民風等為載體,以發展鄉村旅游、生態養老、森林康養、文化旅居等新產業新業態為重點,必將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出亮點,成為發展共享經濟、建設田園綜合體的有力抓手。

2017年,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根據各地(單位)申請和推薦,組織專家評審,確定寧夏林業研究院森淼現代林業科技園為“全國生態文化示范基地”,北京市平谷區山東莊鎮桃棚村等116個行政村為“全國生態文化村”。目前,“全國生態文化示范基地”已有13個,“全國生態文化村”已有67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