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2017年,園林行業繼續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熱點,園林企業登陸A股和新三板數量猛增;行業內部、跨界并購重組時有發生;雄安概念股“雄起”;PPP放寬民間資本準入……等在政策加碼和“大生態”助力的背景下,大量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涌入園林行業,園林行業的“創投熱度”空前高漲。不過自新一屆發審委成立以來監管日趨嚴格,而近期受政策邊際改善板塊正逐步企穩回升,預計2018年園林企業在資本市場將逐步回歸理性。2017年,園林行業資本化發展的情形到底如何?接下來,筆者帶你回顧一下園林行業資本市場的具體表現。
自從2007年園林第一股“綠大地”成功上市起,園林行業就開始和資本市緊密場聯系到一起,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至戰略層面,“美麗中國”成為了中華民族追求的新目標。隨著總目標的確立和具體實施,園林行業發展潛力和市場走勢日益明朗,使得中小園林企業投身資本市場的熱度不減。進入2017年,園林行業繼續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熱點,園林企業登陸A股和新三板數量猛增;行業內部、跨界并購重組時有發生;雄安概念股“雄起”;PPP放寬民間資本準入……等在政策加碼和“大生態”助力的背景下,大量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涌入園林行業,園林行業的“創投熱度”空前高漲。不過自新一屆發審委成立以來監管日趨嚴格,而近期受政策邊際改善板塊正逐步企穩回升,預計2018年園林企業在資本市場將逐步回歸理性。2017年,園林行業資本化發展的情形到底如何?接下來,筆者帶你回顧一下園林行業資本市場的具體表現。
一、園林行業資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2017年,園林行業的“資本化”熱潮徹底爆發。從數據上來看,截止29日,今年通過IPO登陸A股市場的園林企業達7家,通過新三板上市企業達33家,目前,園林行業A股上市企業總數為23家,新三板上市企業總數為133家;從板塊市值上看,今年市值最大的是東方園林,市值首次超過600個億,市值最小的是云投生態,大概為22個億,園林行業上市企業平均的市值大概是95億左右;從經營情況來看,截止三季度,園林板塊共實現營收約313億元,同比增長 56.67%,較上年提升了 34.6%,實現歸母凈利潤 32.5 億元,同比增長 63%,較上年同期提升了 18.23 個百分點;從訂單情況上看,截止到三季報,園林龍頭上市企業新簽訂單遠超去年全年,其中東方園林、蒙草生態、鐵漢生態分別以460億、200億、188億位居前三。
二、政策推動園林行業與資本市場融合發展
國家政策是影響園林行業資本化進程發展的重要因素。4月1日,黨中央、國務院連發通知,決定成立河北雄安新區,雄安概念股隨之響徹全球資本市場,園林企業紛紛提前布局雄安新區;4月13日,住建部發布關于做好取消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核準行政許可事項相關工作的通知,園林行業資質硬門檻的取消,直接刺激了園林企業為做大、做強走上資本市場的決心;10月18日,在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明確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至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十九大報告勾畫“綠色路線圖”,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的指導意見,從長遠來看,該指導意進一步實施有利于民營企業提升市場份額,為PPP運營注入新的活力,其中生態園林企業最為受益。
三、新三板退市潮來襲 轉戰IPO“成風”
2017年,新三板市場最大的風波莫過于摘牌潮來襲,園林行業全年終止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達12家之多,筆者注意到,除過圣榮沐(股票代碼:839134)因經營問題被強制摘牌和北方園林(股票代碼:831471)被并購重組借殼登錄A股市場外,其余10家均系主動摘牌,其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就拿城中園林為例,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4億元,上年同期為5193.02萬元,本期較上年同期增長1倍多,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分別為1334.67萬元、1019.07萬元,實現了營業額和利潤的大幅增長。即使是這樣營收數據城中園林還是要主動摘牌,其背后摘牌原因很令人費解。不過,相比摘牌潮,新三板園林企業轉戰IPO卻是異?;鸨?,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新三板園林企業擬轉板IPO的有10余家,并且該批園林企業已經陸續開始接受IPO上市輔導。
四、雄安新區——存在巨大預期差的園林板塊
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一經發出,滬深兩市與雄安新區建設相關的上市公司就成為了資本市場焦點,連日起,逾40只雄安概念股出現集體漲停,當雄安板塊炒作如火如荼之時,監管層果斷出手對雄安龍頭股進行批量停牌,以警示短期炒作的風險。此后,雄安概念股雖有所反復,不過板塊瘋炒力度大不如前。對于資本市場而言,短期暴漲之后便是漫長的價值回歸,隨著雄安新區建設的不斷推進,以雄安為主題第二波、第三波行情隨之會被觸發,未來相關園林上市公司的盈利空間可期。目前,天域生態、杭州園林、東方園林、京藍科技、整合生態等園林上市企業正在積極布局雄安生態建設。
五、園林行業的跨界并購——盈利預期可期
縱觀A股市場,跨界并購并不受看好,而今年發生在園林行業的這場并購重組卻得到了市場認可。2017年2月,京藍科技宣布將通過7.21億元交易對價收購北方園林90.11%的股權,其中現金對價1.92億元,發行股份支付對價5.29億元。該并購事項于6月1日獲證監會有條件通過,9月15日完成資產過戶。并購后,京藍科技完善了生態修復和流域治理的能力,把業務鏈條迅速拓展到園林行業,同時展開對雄安新區卡位布局。據三季報數據顯示,京藍科技實現營業收入9.14億元,同比增長297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550.27%。
六、生態園林PPP——2017年資本市場的“網紅”
PPP模式,其作為政府穩增長、去杠桿的先進融資管理機制,從2015年國家一開始推行就備受資本市場的青睞。在園林行業,PPP模式已成為生態建設項目的主要推進形式。目前,從整體PPP入庫項目上看,截止3季度,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類PPP入庫項目投資額達9109.59億元,占入庫項目總投資的5.12%。在1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會議對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詳細部署:要實施好“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引導國企、民企、外企、集體、個人、社會組織等各方面資金投入,培育一批專門從事生態保護修復的專業化企業;深入實施“水十條”,全面實施“土十條”;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研究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其中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及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將為園林PPP行業帶來巨大增量,行業即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七、生態園林龍頭——東方園林市值首破600億
上市企業市值的多少是衡量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的指標,今年“十九大”期間,園林板塊大漲2.75%,東方園林盤中股價創下22.64元的歷史新高,其市值也首次突破600億元。據了解,2017年也是東方園林上市第八周年,這八年來,東方園林從上市之初的58.34億增長至600億,擴大近10倍;營業收入也從2009年的5.84億增長至2016年85.64億,增長近15倍,而今年東方園林前三季度的營收就超過去年全年,其營收數據更是可期。據中國園林股市網統計,截止29日,東方園林全年中標項目總額高達676.87億元,中標項目總額遠遠超過業內其它上市公司。目前,東方園林的危廢、全域旅游等業務布局也正逐漸展開,未來公司利潤增長點將不斷增加。
八、2017年園林“百元股”締造者——杭州園林、綠茵生態
2017年園林行業資本市場締造了兩支百元股,其中一支是杭州園林;另外一支是綠茵生態。高股價和表面繁榮的背后其實暗藏著的資本炒作的風險,在兩支股高位破百后,其股價也迅速下跌,令投資者措手不及,究其原因是“次新股”、“高送轉”惡意炒作行為。針對其涉嫌操縱資本市場導致個股“閃崩”頻現的行為,證監會、交易所等相關金融機構的監管日益趨嚴。
九、東方園林巧妙“減持秀”
5月27日,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減持新規落地,這距離證監會宣布將修改《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僅隔了一天。這聲“平地驚雷”震動了兩市數千家上市公司。在園林行業,生態龍頭老大東方園林卻在政策夾縫中找到減持路徑。5月31日,東方園林公告稱:公司股東中泰創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泰資管)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股份394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7%。減持股份為中泰資管2016年3月10日通過協議受讓的無限售流通股股份。對照證監會發布的減持新規,東方園林這一減持方案可謂“精準”避開了新規約束,實現了減持的“最大化”,不得不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