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8年、2019年將會是行業的停滯期,也是新發展點孕育期,2020年開始緩慢復蘇。
苗木低潮是苗木生產過剩引起的,這不僅是本行業特點決定的,而且也受制于社會發展因素。苗木行業自己解決不了自身問題,必須消耗掉過剩產品,才能在新常態下發展。它也必須與社會同步發展,之所以處于低谷,是因為其發展己超過了社會需要??纯磥碜愿鞯氐慕y計數據,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有幾個省的苗木保有量不超出自己的用苗量?尤其是小苗保有量更大,如果全國小苗全部培養成商品,按照國家綠化規劃多少年能栽完?

2015年盡管苗木價格下滑,銷量減少,大部分老苗圃因前幾年的收入底子還可支撐運轉。一些新建苗圃因無法承受巨額的苗圃運轉費用,在媒體信息上開始出現給錢就賣的拋苗廣告。在行業內,有的苗圃壓縮面積,有的干脆就直接放棄。但大部分經營者仍處于觀望狀態,期待下一年好轉!觀望就是2015年市場的態勢。
期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2016年苗木市場將以“亂”為主。在大的經濟環境下,其他行業都不景氣,勢必給苗木業帶來更大壓力。“美麗中國”建設和近期出臺的方向性政策都利好我們的行業,但具體落實還有相當長的過程,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些亂象首先表現在采購供應渠道亂,采購商為降低成本,大部分變經紀人供應為直接采購;掌握訂單的經紀人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間,尋找低價苗木;其次是種植者心情亂,由于供求體系的“亂”讓種植者對未來更加悲觀,拋苗的跟風現象將加劇而變為普遍現象。三是棄圃事件將大量發生,表現為大的苗圃壓縮面積,小苗圃經營者無資金運轉直接棄苗改種其他作物或棄圃,這部分人也是在苗木低潮中最先完全放棄苗木種植的人群。
2017年還將繼續這一“亂”象,但不同的是拋苗對象不同,個體種植者少了,參與進來的是苗木合作社、中大型公司,表現為種植面積大量壓縮,苗木數量銳減,直接拋棄苗圃的現象將時常發生。迫于租地資金和勞務成本的壓力,他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經過上述兩年的“亂”象,2018年和2019年應該是育苗面積和苗木數量變化不大的年份,但前提是育苗面積和苗木保有量是否回歸到2008年的水平。2018年至2019年應該是苗木行業發展的停滯期和新發展點孕育期,這一時期表現為:
一是育苗面積不會有大變化,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新育苗者出現。
二是品牌、特色苗圃壯大:一些有品牌和特色的苗圃會得到鞏固,他們會完善自己,在未來的發展中成為行業主力軍。
三是苗木經營渠道的變革,營銷方式和營銷手段更加科學,先進的科技平臺為此奠定了基礎,苗木營銷將由經紀人轉為直購直銷的方式,如遠程視頻將成為一種主要手段,紙質媒體將受到極大沖擊。
四是行業內分工將出現,苗木生產將會出現分工專業化,每個苗木培育階段都有專業從業者,苗木大小將有“固定”規格,每個品種的規格將會統一化、代碼化。
五是苗圃機械化成為現實,苗木種植機械將得到應用,這是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生產標準化苗木必須采用的手段。
六是功能性品種將得到重點開發,會占據大部分市場,無論是苗木還是花卉,這都是一個重要方向。
七是樹種將是造林品種的良種化,新品種什么時間都是發展的潛力股,創新和發展是永恒的主題,因為新品種能創造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停滯與發展是相對的,停滯中為生存而創新成為新起點,在這樣的孕育點誕生的企業,才符合新常態下社會發展的要求,才能長久!2020年,苗木行業經過“三味真火”的歷煉,在新的模式、新的創新下必將開始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