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比較小眾的辛夷今年春季直到現在都很搶手,據扶溝某園林花木專業合作社統計,1-5月份出圃12-15辛夷689棵,6-8月上旬出圃16-18辛夷230棵,這在三年低潮期是無論如何不敢想象的。
10-12公分、14-16公分櫻花更是創下三年銷售量的高峰,1-8月上旬共銷售800多棵。叢生紫薇、叢生紫荊、金葉榆樹、金葉國槐等都有不俗的市場表現。
終上所述,苗木市場行情已經度過最艱難的低谷期而逐漸攀升,預期從今年冬季開始,苗木市場行情將逐步擴大上升面,進而進入正常的市場行情。
但是,有兩個現象還是值得大家注意,一是8公分以下苗木仍然價格低,二是品相不好的樹苗仍然無人問津。
市場行情看好有以下幾種綜合因素推動,一是苗木行情都有周期,這個周期律由低谷到正常轉換,這是市場規律;二是,國家經過這幾年的消化,新一輪發展正在啟動,一切發展都會拉動苗木市場行情的上升;三是今年國家啟動用材林儲備項目,河南省對林業產業支持力度加大,尤其是大徑材林項目啟動,每個地市都有數十億的國投行貸款扶持,這些都使苗木人看到了曙光。
據此,提出以下發展種植建議:
一、緊盯鄉土樹種不放松。鄉土樹種仍然是國土綠化的當家樹種,切不可貪圖新奇特色而逐本求末。
二、適當發展新品種,彩葉樹,為三到五年后的綠化市場升級做準備。
三、市場營銷手段要多樣化。
四、苗木經紀人要轉變經營理念。經紀人里有一個并不幽默的笑話,說是苗木經紀人沒有一個不說大話的,沒有一個不說假話的。全國有幾十萬個求購苗木者,一天騙一個也得幾十年騙不完。誠實守信,賺該賺的錢,才會有做不完的生意,賺不完的錢。
有一個很恰當的比喻,做苗木猶如吃飯,有主食有副食。
主食是用量很大的鄉土樹種,北方比如國槐、銀杏,南方比如桂花,東北比如楊樹、柳樹、榆樹、槐樹。
副食是用量相對較少的,起點綴作用的樹種,種類就很多了,當前比較火的是彩葉樹種、造型樹。
至于說哪類更有上升趨勢,這就看市場需求了,而且與大企業的宣傳和炒作關系會越來越密切。
因此,如果你想今天做主食明天做副食,或者今天做A,明天做B,很大程度上你會失去在一個品種或一類品種上的大數據積累,對你自身發展沒有任何好處。對客戶的積累也沒任何好處,試想想,你一直做楊樹,十年如一日,知道你的人肯定會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