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部分路段綠化樹缺失多
近日上午,記者驅車走訪了赤坎、開發區、霞山等地,發現不少路段的樹坑仍然“虛位以待”。
在赤坎區康寧路五中門口,綠化帶里相連的三棵樹都只剩下了一個矮矮的樹樁,樹根已經腐朽,樹坑里長滿了綠油油的小草。從東菊加油站到赤坎立交橋,記者粗略數了一下,發現需補種綠化樹大約有三四十棵。在南橋南路,一路走下來,僅樹坑就有22個,往往是隔幾十米就有一個,不少樹坑里堆滿了樹葉等垃圾。在人民大道北大潤發超市附近,一個樹坑里立著一株一米多高的樹樁,經過多日的風吹日曬,樹樁已經枯萎發黃。一位路過的行人說,晚上這里燈光不太好,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撞上,還是挺危險的。附近幾個樹坑里,盡管沒有高高的樹樁,但紙屑、塑料袋、樹葉等垃圾堆在里面,非常不雅觀。
霞山區部分路段同樣嚴重。從霞山區人民大道南俱樂部到文明東路廣東醫近1400米的路段,記者粗略數了一下發現,雙向人行道遺留的樹樁與樹坑合計38棵(個)。這些樹樁小的有碗口粗,大的胸徑有40公分左右,樹種多為大葉紫薇和桃花心木。據路邊商戶說,這些樹樁或樹坑原本種的綠化樹郁郁蔥蔥,因去年10月遭受強臺風吹襲而折斷。災后清理路障時,把枯死的樹木鋸成樹樁,或清走形成樹坑。
市民:望盡快補種綠化樹
面對路邊一個個樹坑和樹樁,不少市民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市民李先生說,三月份是萬物復蘇的季節,適宜植樹種花,這個時間種下的植物,易成活,長得快。“植樹節也在三月份,希望能趁著春天補種下樹木,趕在下一個臺風季來臨之前,讓這些樹木扎根深土、枝繁葉茂。”
而有市民對安全和衛生表達了擔憂。在赤坎區康順路前,一家小餐館的老板黃女士指著一個半米左右的樹樁說,曾經有行人被樹樁絆倒,幸虧沒發生什么大事,但如果是騎車裝上恐怕就麻煩了。不少樹坑成了碎石堆填區,樹葉、塑料袋等都堆積在坑里。對此,市民陳小姐說,湛江是一個旅游城市,又是國家衛生城市,樹坑變成垃圾坑,有損城市形象。還有市民表示,炎熱的夏季就要到了,缺少這些綠化樹遮陽,行走在這段路就要忍受高溫煎熬。
部門:積極溝通 盡快落實
那么,到底何時這些缺位的綠化樹才能被補種上呢?就此,記者咨詢了城市綜合管理局。該局一位負責人介紹說,去年10月,湛江遭受強臺風“彩虹”的襲擊,市區綠化樹木損失嚴重,幾十萬棵綠化樹木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甚至攔腰折斷。災情發生后,市政園林部門加班加點,對受災的樹木進行緊急搶救,扶正倒伏的樹木,對于無法再成活的則鋸成樹樁或清走。他介紹說,目前市區待補種的綠化樹有4000余棵。主要樹種包括桃花心木、枇杷樹、榕樹、鳳凰樹、紫荊、美人樹等。
對于市民希望能盡快補種綠化樹的建議,該負責人說,其實他們也很心急。臺風過后,他們時間多方籌措,補種了一部分綠化樹,但綠化樹缺口仍然較大,需要的資金大,他們正積極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溝通,希望能盡快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