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市場在下行過程中都會出現勇敢的抄底者,因為行情不可能永遠向下,跌得越深抄底風險越小、收益越大,如今的苗木行業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不過,若是抄底的原因只是因為苗價一跌再跌,甚至已經跌破成本價,那很可能得不償失。筆者認為,與苗木價格相比,市場的整體環境以及細分品種行情的具體調查和分析更為重要。
只看重商品價格的人與賭場上的玩家有著相似的心態,玩老虎機連輸幾把,這時你是否有種強烈的感覺,很快該贏了?買股票、期貨、彩票也是一樣,連續好幾次虧損后,是不是覺得下一把掙錢的概率很大?同理,苗木價格一直下跌,有些人便開始琢磨是不是明年就該漲了呢?
事實上,賭徒們產生的是“賭徒謬誤”錯覺。因為賭博和買彩票一樣,是獨立的隨機事件,這意味著下一把的結果和以前所有的結果都沒有任何聯系,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會影響將來。而在苗木行業,苗木產品的價格是以其價值為一條基準線,上下波動。雖然苗價的每一次下跌,都會降低抄底人的風險,但與大的市場背景及產品供需關系相比,價格變化只能作為企業制定發展規劃的一個參考因素,而非決定性甚至唯一的條件。
舉個例子,2008年中國股市上證綜指沖到6124點,之后一瀉千里。當股指滑至4000點左右時,很多人說股價到底了,可以抄底了;之后大盤又跌到了3000點,人們議論,很多股票盈率只有十幾倍了,這回是底了,趕緊抄吧;結果大盤跌至1664點才逐步反彈。“本想抄底,且認為抄在了地板上,卻沒想到下面還有地下室、地窖、地獄,而且地獄真的有十八層。”這句話成為當年流行語。
雖然是句笑話,但看到苗價下跌就想抄底從理論上講和他們的心態是一樣的。苗木價格下跌最重要的原因是供過于求,巨大的苗木存圃量與不斷萎縮的綠化需求對立,結果只能導致價格不斷下滑和滯銷,未來價格上漲還需看供求關系是否發生變化。因此,如果想抄底,就要對所抄品種的庫存量、需求量了解清楚,如未來需求量有望大幅增加,才可于價格低谷時大膽抄底。
不過,大家都知道,現在園林苗木行業正在經歷痛苦地去產能化階段,綠化投資項目銳減是各地的普遍現象。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有實力的園林苗木企業都在積極謀求業務轉型,投身大氣、土壤、水域治理以及新型城鎮化、海綿城市建設等方向。即使某些苗木的價格已經跌破成本,嚴重偏離其價值,但低迷的行情很可能持續相當長時間。如果抄底過早,這段時間的土地、人工成本,以及苗木長大后抽稀、間植等工作的付出,都應考慮在內。
抄底需要睿智的眼光、詳實的市場調查、數據分析,還要有強大的實力作保障,看到苗價暴跌就動手,未免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