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惠州潼湖濕地起步區詳細規劃(草案)》正式完成編制并公示。根據規劃,潼湖濕地將通過水環境治理、生態修復和開發建設,打造成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高品位濕地游覽空間,助推潼湖生態智慧區“綠色引擎”的綠色發展。
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生態先行。這只是惠州秉承“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堅持“五位一體”協調發展的縮影。尤其是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至新高度以來,惠州市以河涌、湖泊的水環境整治為抓手,不斷加大水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去年,入列第二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城市試點市,未來3年將投資74.95億元,建成“河清、海晏、湖美”的水生態文明城市,以水生態文明建設助推“五位一體”協調發展。
嚴守生態關
留住綠水青山構建美麗水生態
惠州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江河湖庫濕地密布,水生態資源豐富,自古便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譽。
翻開地圖,廣東三大水系之一的東江橫貫惠州,西枝江與其交匯于城中,悠悠江水碧波蕩漾。放大地圖,代表著水域的藍色在惠州境內星羅密布,其中以西湖、紅花湖、金山湖市區三大“綠腎”為搶眼。
“兩江三湖”構建了惠州市區優美的水生態體系,成為惠州“半城山色半城湖”秀麗風光的重要構成,也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生態基礎。西湖風景區、紅花湖景區、金山湖公園、濱江公園、東江公園,一個個以水為主題的公園景點布點“兩江三湖”,不僅成為惠州市民休閑生活的好去處,更成為惠州的名片。
據統計,惠州境內共有東江、西枝江等河流35條,湖泊水庫500多座;南鄰大亞灣和紅海灣,擁有海岸線281.4公里,島嶼140個,惠東、大亞灣是廣東重要的濱海旅游基地。
豐富多樣的水資源,是大自然對惠州的恩賜,惠州人也一直將其視為魁寶珍愛。一直以來,秉承“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實行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制度,嚴守生態底線,留住美麗水生態。
此前,美國一家知名企業有個規模不小的項目計劃落戶惠州,不過因為生產過程中排放物不達標,惠州堅決地拒絕了這個項目。在過去的4年里,因為環保不過關被惠州否決的項目超過800個,平均每年否決的項目比例約為10%。
水生態惠民
改善人居環境反哺經濟發展
除了把住環保準入關,近年來惠州也加大水生態環境建設,償還歷史欠賬。
每天午后,家住市區南翠花園小區的林小姐都要帶著兒子到金山河的親水棧道走走,曬曬太陽,這已經成為母子倆的生活習慣。不過時光倒回三年前,這里可是人見人厭的臭水溝。“以前河水很黑很臭,每次我們都繞路走。如果一定要經過,也只能捂著鼻子迅速走過。”林小姐說。
2012年,惠州市啟動金山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投資10億元對金山河進行截污、治水和景觀美化,使金山河“脫胎換骨”,成為“水清、岸綠、路通、景美、人悅”的水生態長廊,如今像林小姐一樣每天到金山河畔散步、運動的市民數不勝數。2014年,該項目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金山河整治工程拉開了惠州中心區河涌整治攻堅戰的序幕。隨后,惠州市又相繼啟動了青年河、望江瀝整治工程。
雖然望江瀝整治工程距離完工還為時較早,不過每隔幾天,家住摩卡小鎮小區的劉老先生都忍不住要到河邊走走,看看工程的進度??粗麄鳈诘男Ч麍D,他滿懷期待地對孫子說,“以后公園就在家門口,不用擔心沒地方玩啦。”
水生態建設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不僅惠及周邊居民,也反哺經濟發展。
房產中介公司負責人張先生介紹,金山河整治之后不僅河邊的房地產興旺了,隨著人流量的迅速增長,兩岸的商圈也逐漸興旺,這從商鋪租金的大幅上漲可見一斑。
“水者,財也!”這在惠州得到充分的詮釋。因為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龍門的溫泉每年吸引數百萬游客前來體驗生態休閑游,吸金數十億元,以溫泉度假為重點的生態旅游業成為龍門一大支柱產業。此外,龍門和博羅分別是知名礦泉水品牌達能益力和景田百歲山的重要取水點。
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惠州良好的生態優勢也越發顯現。潼湖濕地是全省大的淡水濕地,這里不僅將打造成為國家5A級景區,還將依托其優越的生態環境建設成為潼湖生態智慧區,目前已經吸引20宗“高精尖”科技型項目擬進駐,將成為助推惠州以更好。
展望
2018年惠州西湖水質將達Ⅲ類
近日,惠州西湖的子湖豐湖圍起了施工圍堰,并降低了水位,工作人員正在湖底種植水草。施工單位廣東千秋偉業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齊東升告訴筆者,豐湖正在實施水生態修復工作,將通過清理污泥、種植水草等方式,在水中搭建一個平衡的生態鏈,通過生態循環解決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以此達到水清湖美的效果。“這套方案在南湖和元妙觀前西湖水面示范區已經試驗成功,接下來將在整個西湖推廣治理。”齊東升介紹,經處理的湖面水質達到國家地表II-III類,1.5米深水下的水草依然清晰可見。
根據去年印發的《惠州西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惠州西湖將通過環湖截污、清淤及駁岸治理、引清、生態修復4方面工程對水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在湖內建立起完整的生態系統,到2018年主要水質指標達到國家地表Ⅲ類水標準,即達到可以游泳的標準。
西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只是惠州進一步加大水生態文明建設,創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的縮影。根據《惠州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惠州市將通過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嚴格水管理、弘揚水文化“五位一體”的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全面構筑“一湖兩江十四涌,一海三山八濕地”的水生態格局,建成“山、海、河、湖、濕地”融于一體、獨特風格的惠民之州。
水環境綜合治理與水生態修復,是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的重點。除了開展西湖水環境治理、潼湖濕地水生態修復之外,惠州還將投入100億元重點整治惠城中心區14條主要河涌(含已完成的金山河、青年河)水環境,其中2017年前計劃完成青年河、望江瀝、洛塘渠、大湖溪瀝等主要河涌整治工程及新開河綜合整治工程;同步推進“一鎮一廠”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美麗鄉村·清水治污”活動、世界銀行貸款廣東面源污染治理項目等系列措施,確保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水生態系統的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并初步改善,水生態系統健康水平和水質狀況明顯好轉,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不低于88%,切實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增進群眾水福祉。
據惠州市水務局負責人介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期為2015年—2017年,惠州市預計投資74.95億元進行建設,力爭到2017年建成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在此基礎上,惠州市自我加壓,將2018年—2020年確定為試點提升期,計劃再投資78.62億元,鞏固和提升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以水生態文明建設助推“五位一體”協調發展,造?;葜萑嗣?。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