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實施植樹增綠工程
據了解,為進一步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質和居民生活質量,加快生態市建設,青島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在市十一次黨代會上正式向全社會提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幾年來,全市堅持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建設理念,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統籌城鄉發展,大力實施生態建設和保護工程,扎實推進生態產業和生態文化發展。
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創建森林城市成效明顯,尤其是生態效益凸顯,已經形成了“城市增綠量、山體展綠意、道路構綠網、水系保生態、林場添錦花”的生態建設格局。據介紹,我市中心城區大力實施植樹增綠工程中,先后開展了行道樹整治工程,補植更新行道樹;全面推進嵌草磚改綠籬工程,逐步提升綠蔭效果。環灣大道、重慶路等道路綠化景觀煥然一新,前海一線景觀品質顯著提升,綠林、繁花、碧海、藍天相輝映的濱海景觀日益突顯。全面實施綠道和小游園建設工程及山頭綠化改造工程,深入推進庭院綠化改造工程,開展拆違建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陽臺增綠,讓居民生活環境更加優美舒適,城區綠化生態效果顯著改善。世園會園區建設突出理念創新,體現山城融合,側重產業發展,注重生態保護,周邊區域生態環境和景觀效果大幅提升。
大沽河畔造林7.2萬畝
在郊區,我市以大沽河綜合治理、萬畝林場建設為帶動,大面積植樹造林。2012年,全市拉開了大沽河綠化治理工程大幕,今年4月底全線完工,共栽植喬木150萬株、灌木450萬株,為大沽河流域新增造林面積7.2萬畝、濕地面積6萬畝。從青島市域層面看,大沽河綠化是青島市的防護林帶、生態惠民帶。幾年后,將成為森林覆蓋高,濕地范圍廣,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態廊道和生態間隔帶,對進一步提升青島市的生態水平,維護全市的生態平衡,尤其是大沽河沿岸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及生物多樣性等具有重要意義。
萬畝林場建設工程方面,全市規劃建設萬畝林場30處,目前已建成21處,累計完成新造林19.4萬畝,形成了重要的生態間隔區,同時兼具景觀效果,不僅改善了城鄉生態環境,還增加了農民和村集體的收入。
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我市森林城市創建,帶來了明顯經濟效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大力開展萬畝林場建設、森林公園建設、種苗花卉基地建設、現代林業示范園建設,促進了全市森林旅游、種苗花卉市場、鄉村旅游的繁榮,帶動了新農村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