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園區建設3萬畝。每個縣市區至少謀劃建設5個規模超3000畝、1個規模超萬畝的林業園區,衡水湖周邊力爭建成10個萬畝森林公園、林業示范園區。同時,通過引進果樹新品種、推廣管理新技術,重點發展核桃、山楂、冬棗等經濟林品種,積極開展現代產業園區和觀光果園建設;依托現有林業園區和林業資源,發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林業產業項目,打造壯大經濟實力、助推農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道路河渠綠化2萬畝。按照可視范圍內綠化美化全覆蓋的要求,提前謀劃實施衡水市高速外環和新106國道綠化工程;全面完成邢衡高速冀棗支線、衡德高速故城支線、衡水湖森林公園景觀道等新建道路的綠化任務;以衡德高速、石黃高速、307國道等主干道路和滹沱河、子牙河、清涼江等河流干渠為重點,全面完成通道綠化補植任務;在縣城周邊、廊道交叉口等重要路段、河段,開展綠化美化景觀提升工程。
環湖環城綠化6000畝。按照森林圍湖圍城的發展理念,打造“一湖一帶”生態景觀。一是以衡水湖區域綠化為重點,突出抓好衡水湖森林公園、衡水湖濕地公園、馬拉松賽道景觀等綠化工程提升,打造京津冀生態腹地。二是以滏陽新河、滏東排河生態帶建設為主要內容,堅持單側綠化寬度不低于50米的標準,打造貫穿衡水市域的生態廊道。三是結合園林城市創建和城市生態治理工程,在城市周邊、組團之間以及城市之間建設環城林帶、生態綠地、森林廊道等生態修復型綠地,提升環城綠化品位,增強城市間生態聯系。
鄉鎮村莊綠化2500畝。突出抓好衡水湖片區綠化工作,實現片區村莊綠化和片區整體綠化的有機結合,村周綠化林帶寬度不低于10米、閉合度達到90%以上,主干道路街巷、宜林隙地、溝渠坑塘綠化率達到100%,80%以上農戶實現庭院綠化,重點村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
農田林網建設2500畝。按照“有路有渠就有樹”的要求,結合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田路分家”工程,靈活采取“一路兩溝四行樹”等種植模式,科學選用楊樹、白蠟、法桐等樹種,全面修復農田防護林體系,確保農田林網控制率達到90%以上,充分發揮好調節農田小氣候、穩定糧食生產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