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深圳寶安濕地修復工程啟動

       2015-11-16 443
    核心提示:從沿江高速橋向西鄉金灣大道眺望,不遠處有一片郁郁蔥蔥的紅樹林,白鷺不時從樹林里出現,在夕陽的余暉里掠過水面。在老寶安黃伯的印象中,寶安蜿蜒的海岸線邊上,那一片片紅樹林是一道抹不去的記憶。這份記憶不僅是紅樹林在海邊特有的一片綠色,更是因為紅樹林在寶安的滄桑巨變
           從沿江高速橋向西鄉金灣大道眺望,不遠處有一片郁郁蔥蔥的紅樹林,白鷺不時從樹林里出現,在夕陽的余暉里掠過水面。在“老寶安”黃伯的印象中,寶安蜿蜒的海岸線邊上,那一片片紅樹林是一道抹不去的記憶。這份記憶不僅是紅樹林在海邊特有的一片綠色,更是因為紅樹林在寶安的滄桑巨變中帶給居民們的無限饋贈。
     
        滄海變桑田,紅樹林以它特有的作用為寶安人提供?;~塘種植模式的保障,也是從?;~塘開始,寶安人走進了“得寶而安”的生活中。隨著快速經濟發展,紅樹林這道綠色屏障漸漸消失在寶安人的眼中,但是在濱海寶安的規劃中,修復紅樹林的生態發展又重新展現在眼前。
     
        今年8月22日,西灣紅樹林濕地公園正式開園,寶安市民“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夢想得以實現,這也見證著寶安人修復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的決心。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紅樹林將重新饋贈給寶安人新的“?;~塘”,而老寶安人的這份記憶也能重現眼前。
     
        白鳥偏飛紅樹林 是寶城舊風景
     
        在一份上世紀80年代所做的《中國紅樹林調查》中,寶安還是廣東紅樹林的一個分布地區,現在在新安雙界河入???、固戍文昌閣到銅鼓山、沙井東寶河入??谝粠н€依稀保留著原生態的紅樹林,只是與人工種植的紅樹林混合在一起,難以分辨出來。
     
        西鄉街道辦城建科副科長曾靖告訴記者,寶安海岸線的地理特征就是灘涂沙地,與深圳東部的海沙岸線不同,但也正是因為是灘涂才讓紅樹林得以生存。在小時候的清晨,黃伯印象深的就是沙灣村里的漁民吆喝著,劃著木筏進入紅樹林驚起鳥兒,那吆喝聲夾雜著鳥兒撲扇翅膀飛起的聲音。黃伯印象中的紅樹林在現在的西灣紅樹林濕地公園一帶。紅樹林也被稱為“海上森林”,素有“護岸衛士、造陸先鋒、鳥類天堂、魚蝦糧倉”的美譽,是不可多得的濕地生態系統。依靠著紅樹林的守護,生長在灘涂地上的魚、蝦、螃蟹隨時都可以成為漁民手邊的海鮮大餐。
     
        紅樹林另一重要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能有效地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有效抵御風浪襲擊。對于臨海而居的寶安原居民來講,紅樹林是他們為直接的守護者。
     
        天氣的變幻無常,常常讓海水幻化成海浪沖擊岸上的一切,在沙灣村的老居民張阿姨的印象中,沒有紅樹林遮擋的房子每逢漲潮或刮臺風的時候,大浪常常會打進家門。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為了防風消浪,保障附近漁民的居住安全,政府開始斥資修建堤壩。1973年,人們開始種植紅樹林,一直延伸至三圍碼頭附近。大約花了十年的時間,堤壩才建成。紅樹林成了“碧海長城”。
     
        而今的生活模式變了,居民們不再下海養蠔撈魚,也住進高高的樓房,但是紅樹林還是一直在那里,那樣的生活成了老居民們心中一道抹不掉的記憶。
     
        濕地生態遭破壞 ?;~塘已難覓
     
        隨著快速的經濟發展,寶安的人口、基礎設施、壞境等等的變化也越來越快,與之一起的是紅樹林的大面積消失。深圳灣畔的紅樹林是我國面積小的自然保護區,在市政協委員李毅的調查中,“1984年福田紅樹林就已經成為自然保護區,1988年成為保護區。那個時候紅樹林面積150公頃(2250畝),現在只剩80.4公頃(1206畝)。”
     
        寶安的紅樹林更是在30年間幾輪的城市發展中作出相當大的讓步:羅湖區政協委員周凱則用衛星遙感影像圖,展示了從2005-2013年大鏟灣疏港通道建設前后的對比:“10公頃的紅樹林到現在只剩下不到1公頃了。”此外,在沿江高速這些和市民息息相關的重大工程的建設中,也有紅樹林的犧牲和讓步。
     
        目前,寶安紅樹林面積保存比較大的則是在沙井海上田園景區以及固戍西灣一帶,在雙界河口也存有少量的紅樹林。而30年前的以紅樹林為基礎的?;~塘的景象也只有在現在的沙井海上田園景區才能見到,這里保持了珠江口濕地的原有風貌,漁民在這里挖泥成塘,培泥成基,在基上栽種蔬菜果樹,在水塘里養殖魚、蝦、蟹,在景區種植蘆葦和紅樹林。
     
        海上田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春甫告訴記者,從2006年開始,海上田園公司每年投入約500萬元,用于景觀建設、改造及維護,先后建成紅樹林實驗基地、紅樹林博覽園、紅樹林苗圃基地、紅樹林展示館等項目,實現景區紅樹林覆蓋面積700多畝,基本建成多樹種(40多種)、多層次、多功能的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F在,海上田園已基本建成較為完整的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極大地改善了園區水產養殖的水體環境,還成為白鷺等珍稀鳥類的主要棲息地。在海上田園湖中小島上的紅樹林里白鷺等鳥類飛翔的景象,時常成為工作人員和游客手機或者相機里的照片。
     
        西灣公園展新姿 大美海岸迎面來
     
        與海上田園的紅樹林主要用于科研不同,今年8月22日,修建好的西灣紅樹林濕地公園以一種開放“親海”的姿態,讓寶安居民真正走進了“紅樹林”。延伸至紅樹林里的石塊路,讓人們可以真正走在其間,感受紅樹林的樹影婆娑,感受“綠色城墻”的神奇。從西灣公園的建設開始,紅樹林就已然出現在濱海寶安規劃當中,不再以“讓步”的樣子出現,而是以“修復”的姿態重現。
     
        記者在寶安構建西部活力海岸帶規劃中看到,對于生態修復采取的是“去工程化”措施,用具有休閑和經濟功能的自然系統,還原生態循環的過程,創建一個可吸水的、具有彈性的兩棲海綿城市。該系統由河涌、圩田、紅樹林等自然元素和雨水花園、滲渠、儲水池、城市公園等半人工元素構成,能實現由海到陸漸進式提升防洪、由陸到海漸進式跌落過濾;在多種氣候條件下,靈活應對雨洪沖擊、緩解海水污染,同時呈現動態變化的兩棲濱水景觀。
     
        在寶安區環保水務局負責實施的新圳河西鄉河景觀提升工程-河口紅樹林濕地工程中,人們已然開始這項先行啟動項目,為濱海紅樹林植被體系恢復、兩河河口建設提供先期經驗:主要包括紅樹林、其他紅樹及半生植物、陸生植物的種植及撒播草籽等。
     
        西鄉街道辦工務中心主任何慶告訴記者,從西灣公園一期開始,建設單位就開始對紅樹林進行修復與補種,目前一期補種200多棵5到6年樹齡的紅樹林。“由于紅樹林生長緩慢,現在水質等因素也導致20%至30%的死亡率。但我們計劃每年都進行補種、修復紅樹林。”何慶說,紅樹林的生態修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而是一項長久工程。在這項工程中,每個人都有責任與義務,讓紅樹林的生長更為順利,“保護紅樹林,就從不傷害紅樹林做起。”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