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南通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改善城市內澇

       2015-11-11 824
    核心提示:上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指導意見》,部署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何為海綿城市?如何改善城市內澇現象?國家方針政策如何落地?怎樣實施建設?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建設部門。重建城市地表水循環 通過發揮城市綠地、水系等吸納、蓄滲、緩釋雨水的作用,緩解城市內澇,合理利用
         上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指導意見》,部署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何為海綿城市?如何改善城市內澇現象?國家方針政策如何落地?怎樣實施建設?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建設部門。
     
        重建城市地表水循環
     
      “通過發揮城市綠地、水系等吸納、蓄滲、緩釋雨水的作用,緩解城市內澇,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今年6月,市城鄉建設局邀請國外專家——美國環境工程師協會委員會主席、深圳大學客座教授佘年,來通開設講座,他如是解釋海綿型城市這一概念。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我國首次提出“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隨后,住建部出臺《技術指南》,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啟動試點申報工作,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指導意見》……從中央到地方,海綿城市不再只是概念,已然提上各地議事日程。
     
      “如何定義下沉式綠地”“我市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究竟如何”“綠化施工怎樣與海綿城市理念有機結合”……9日,在市規劃設計院,南通市建設部門的相關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單位負責人,就《南通市海綿城市實施方案》初稿展開熱烈討論。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牽頭部門,今年以來,市城鄉建設局多次召集工作推進會,為國家海綿城市相關方針政策真正落地見效出點子、想辦法。
     
      “‘海綿城市’的概念并非憑空而來,脫胎于由美國早提出的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即低影響開發理念,類似的還有英國的可持續排水系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水敏感設計等。”市規劃設計院市政分院院長戎玉介紹,發達國家在城鎮化進程中,也曾出現水體污染、內澇頻發、生態惡化等問題,早在30多年前就著手治理。“在開發區域盡量通過儲存、下滲、蒸發、滯留等手段削減地表徑流,促進地下水補充,達到對暴雨徑流和污染的控制,使之接近于開發前的自然水文狀態。”戎玉進一步解釋,簡單地說就是人工重建地表水循環,用自然之力治療城市“內急”,將雨水化于無形。
     
        讓綠地下沉雨水下滲
     
        城市越大,為何越易“內急”?城市開發建設采用了大量硬質鋪裝,原來的農田、林地、河湖、濕地變成了水泥建筑、路面等,切斷了自然水循環,失去了調蓄雨水的能力。戎玉介紹,傳統城市建設模式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排放雨水,“末端集中”后“快速排除”,一旦出現瞬時強降雨,流水不暢,又缺少緩沖,容易形成積水內澇。
     
        相比新城區或未開發地區,老舊城區空間有限、人口稠密,規劃新建大型地下雨水調蓄設施、大規模改造雨水管網等難度較大。在道路、小區、公園等有條件的場所,或改造現有綠地空間提升雨水含蓄功能,或見縫插針布局更多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相比大改大建傷筋動骨,就目前而言,“微創手術”更加切實可行。
     
        9日,在城北大道二期道路兩側寬50米的綠化帶內,記者看到大大小小幾十個水塘。“這些水塘主要是為了調蓄雨水而挖建的。”市城建集團張輝介紹,這些水塘與綠化景觀融為一體,地勢都低于附近道路且進行了坡度處理,便于雨水匯集、下滲,“雨量大的話,水流瀉至塘里,雨量小的話,通過下沉式綠地、植草溝等就能立即消納,減輕了雨水管網的排水壓力”。
     
        戎玉解釋,考慮到美觀等因素,過去有些綠化景觀地勢往往高于路面,雨水裹挾泥沙、枝葉而下,極易淤塞排水通道。今后,我市的綠化景觀都要采用海綿城市的理念優化建設方案,發揮綠地調蓄、凈化雨水的功能,避免雨水管被異物堵塞。
     
        制定地方版“海綿”方案
     
        今年以來,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南通市相關部門、地區已把海綿城市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市城鄉建設局已成立內部工作領導小組,啟動建設海綿城市相關事宜。市區環保公園、通寧大道等使用了透水磚、環保磚等透水透氣材料,長泰路東側小游園實施了下沉式綠地,北城名郡、興河佳苑等住宅小區同步建設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多個道路、廣場、停車場項目推廣使用透水材料,二期易澇點改造全面展開,我市海綿城市相關建設工作有序推進中。
     
      “綠地內的地下水位一旦升高,很多景觀植物就無法栽種”“如何確保70%以上的地表徑流總量控制率”“南通屬于豐水地區,緩解內澇才是當下首要問題”“本地土壤的滲水性如何,雨水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這些基礎參數非常重要”……國內海綿城市建設處在起步階段,尤其地方,相關標準和規范尚未建立,國外做法也好,國內方針也罷,想要真正在地方落腳,決不能奉行“拿來主義”,也不是依葫蘆畫瓢那么簡單。
     
      “海綿城市建設涉及規劃、國土、水利、財政、建設等多個部門,要制定適合南通本地的實施方案,避免形式主義,把好事辦實。”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吳益平介紹,相關建設單位已著手試點工作,將為南通市因地制宜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實實在在的試驗數據。
     
      “東方大道高架的雨水經落水管收集至下方雨水花園,通過凈化處理,作為噴灌水再利用。”市規劃設計院人員介紹,近期技術人員將分別在開發區的林翠路和東方大道高架,分別試點生物滯留塘和雨水花園。此處雨水中的成分有哪些,植草溝、屋頂綠化、生物滯留塘、雨水花園等技術措施對于地表徑流的控制率如何,都將用實踐數據一一說明。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