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重慶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森林公園建設

       2015-11-06 952
    核心提示: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實施以來,結合各個功能區域不同的發展定位及任務,作為重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森林公園也逐步建設形成了與各功能區發展格局相協調的四大片區。從草長鶯飛的仙女山、紅池壩到峽谷峽江的小三峽、黑山;從郁郁蔥蔥的金佛山、茶山竹海到都市肺葉南山、歌樂
           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實施以來,結合各個功能區域不同的發展定位及任務,作為重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森林公園也逐步建設形成了與各功能區發展格局相協調的“四大片區”。從草長鶯飛的仙女山、紅池壩到峽谷峽江的小三峽、黑山;從郁郁蔥蔥的金佛山、茶山竹海到都市“肺葉”南山、歌樂山……總面積達290萬畝的88個森林公園遍布巴渝大地。

    隨著科學的建設管理和合理的開發利用,森林公園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日益凸顯,在生態文化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風景資源開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成為了促進旅游產業發展,帶動消費型經濟增長的有力推手。
     

    1、規模數量穩步增長 體系功能日益完善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蔥郁的林間,三五成群的登山者沿歌樂山森林公園的健身步道拾級而上,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兩三歲的小孩,在晨霧繚繞中開始了他們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歌樂山森林公園作為重慶最早的一批森林公園,已為市民服務了27年。自1988年建立重慶市鐵山坪森林公園和歌樂山森林公園以來,重慶市級以上森林公園由當時的2座發展到了現在的88座,森林公園面積從最初的不足2.5萬畝發展到了如今的290萬畝。

    “重慶的森林公園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過程。”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重慶森林公園占全市國土面積2.3%,占全市林業用地面積4.4%,數量和規模呈逐年穩步增長態勢。

    尤其是在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提出以后,結合各個功能區域不同的發展定位及任務,重慶森林公園的建設更加系統化,不管是在生態文明建設還是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上,逐步形成了與功能區發展格局相協調的“四大片區”,基本達到構建類型多樣、布局合理的森林公園網絡體系的目標。

    除了數量和規模,提升的還有質量和功能。隨著重慶森林旅游市場的不斷壯大,重慶在森林公園的發展和建設中更加注重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為了增強森林公園的可進入性,重慶對部分森林公園的步道、餐飲和住宿等配套設施進行了完善和升級,現已成功打造出在市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仙女山、小三峽、金佛山、紅池壩、黃水、茶山竹海、桃花源、南山、鐵山坪等森林公園。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市森林公園游覽步道已超過3200公里,可提供床位4.7萬個,餐位9.4萬個,“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已基本配套,森林公園接待服務能力正不斷提高。

    “森林公園不僅要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還要實現從優到精。”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為推進森林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重慶還將進一步加快森林公園基礎設施的建設。重點加強資源環境保護設施、科普教育設施、旅游道路、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以及各種安全、環衛設施的建設。

    同時,結合精品旅游線路建設,市林業局還將加快森林人家等森林旅游服務品牌創建,打造一批森林旅游精品景區,推出一批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區,并開展市級森林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
     

    2、建設投入力度加大 特色品牌精彩紛呈

    武隆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重慶打造的森林公園特色品牌之一。憑借豐富優質的森林資源,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先后斬獲了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級5A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頭銜。

    目前,武隆縣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量已超過2000萬人次,產值占到GDP的48.6%,對全縣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5%,成功帶動了地方經濟的轉型發展。

    同樣依靠森林資源實現華麗轉身的還有南川區,圍繞金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該區成為集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級5A景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于一身的旅游強區,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00萬人次,森林旅游綜合收入20億元。

    此外,萬盛黑山谷成為全國首家生態養生景區,南川山王坪成為國家首批生態公園,城口大巴山森林人家成為高山避暑休閑的特色品牌……

    一張張森林旅游名片的背后,是重慶對森林旅游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

    以森林人家建設為例,森林人家是在經濟新常態下,重慶結合市民趨于利用周末、小長假外出休閑度假的新消費方式,創新推出的森林旅游項目。

    為規范和引導森林人家的發展,重慶制定了《重慶市森林人家申報管理辦法》。同時,市林業局積極爭取產業發展資金和防火通道建設資金等用于森林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市財政僅對森林人家的投入就達到1300萬元。

    目前全市已認定市級森林人家300余家,不僅有效地豐富了森林旅游產品體系,同時還促進了林區經濟的轉型升級。

    近年來,重慶對森林旅游發展的政策保障體系建設進行了完善,出臺了《關于加快森林公園發展的意見》,其中“可規劃總面積2%—3%的林地作為森林公園建設接待服務設施的用地”等優惠措施,吸引了不少社會資本投資森林公園建設。

    此外,市林業局與市旅游局還聯合下發《關于加快發展森林旅游的意見》,要求各區縣林業、旅游行政主管部門緊密合作,將森林旅游發展納入本區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在森林旅游的資金投入、景區規劃、管理、人員培訓、宣傳促銷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發展森林旅游。

    據不完全統計,直轄以來,通過政府投資和招商引資,全市在森林公園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先后投入資金13億元。

    重慶還積極爭取國家對仙女山、大圓洞、鐵峰山、紅池壩、歌樂山等國家級森林公園規劃編制、林相改造、解說體系建設等項目的補助資金,先后獲得資金近400萬元,較好地幫助森林公園進行了提質增效。
     

    3、深入挖掘資源價值 森林旅游前景廣闊

    2014年,重慶森林公園接待游客約5800萬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約85億元,分別比10年前增長了14倍和22倍,直接旅游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以森林公園為主、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為輔的森林生態旅游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森林旅游業的發展極大地帶動了林區經濟發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并逐步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森林旅游為林業資源的價值發現提供了有效載體,已成為林業的一項主導產業,同時也為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找到了契合點。”市林業局相關專家指出,“推進森林公園建設,支持森林旅游發展,事實上就是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尤其是對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及部分城市發展新區而言,森林旅游無疑是一項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

    既然作為產業打造,就必須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內涵。為了提高森林公園的旅游觀光價值,市林業局將森林公園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納入特種用途林(公益林)和林地II級保護管理范疇,使森林風景資源的自然度、典型度、富集度不斷提升,在實現資源較好保護前提下,旅游產品品質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在內涵的培育方面,重慶的森林公園更加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如武隆仙女山將“號子”、“哭嫁”等即將消失的民俗形式以及“棒棒”、“麻辣火鍋”等最具重慶特色的人文元素融合,打造了中國西部第一部反映喀斯特山水和巴渝文化的大型實景演出——《印象武隆》;永川茶山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結合《十面埋伏》外景拍攝地建設,精心打造景區生態文化,對宋、清古跡進行保護與發掘,增加了公園的人文內涵。

    品質和內涵的支撐,使我市森林旅游的“吆喝聲”更有底氣。為進一步提高重慶森林公園的知名度,進而推動森林旅游產業的發展,在產品的營銷和推薦上,重慶通過積極開展森林旅游節慶活動、舉辦林業產業招商會、參加森林旅游博覽會、發布森林旅游信息等多種方式成功地讓我市的森林公園走了出去,把更多的游客引了進來。

    在今年首次舉辦的林業產業招商推介會上,重慶推出的100個林業產業招商項目中,森林旅游類項目接近一半,招商金額超過300億元,有力提高了我市森林公園的知名度。

    此外,作為常態化的宣傳手段,市林業局還在今年“五一”小長假、國慶長假等旅游旺季前夕,及時發布重慶2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旅游路線圖和十大森林生態旅游圈,不僅為市民造訪森林公園提供了更便利的服務,也為重慶森林旅游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