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玉溪市苗木行業協會正式宣告成立。新當選的首任會長――錦萃園林總經理蘇躍文在當時表示,行業企業將本著“建協會、興產業、活經濟、富百姓”的宗旨,團結協作,創新機制,強化自律,搶抓機遇,抱團發展,加快推進玉溪苗木產業化進程。
云南玉溪花木產業
業內認為,協會的成立標志著玉溪苗木行業發展開始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向,開始由“獨行求快”向“眾行致遠”轉向,但這僅僅是在產業化之路上邁出的步,玉溪苗木行業發展距產業化目標仍然任重道遠。
雛形初顯
企業實現畝均年產值7萬元,農戶土地流轉畝均年收入超過3300元,畝均年減少化肥、農藥用量142公斤――云南澄江木森苗木經營有限公司在撫仙湖畔500畝苗木基地上展示出發展苗木產業帶來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確立,省、市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的加快,為玉溪苗木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諸如澄江木森、紅塔錦萃、江川泰怡等一批苗木行業龍頭企業快速崛起,有力推動了全市苗木行業的產業化進程。
截至目前,全市登記在冊的苗木企業近500戶,建成林木種苗基地4.5萬畝,其中,林木種子基地1.8萬畝、綠化觀賞苗木基地2.7萬畝。2014年,全市苗木行業實現產值7.6億元,行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000人,間接從業人員超過萬人。
從行業內部結構看,目前全市苗木行業初步形成了以種子園、母樹林、采穗圃、采種基地、定點采穗基地為主體的林木種子生產體系,形成了以造林綠化、園林建設為主,觀賞植物培育為輔的苗木生產體系。
從行業布局上看,全市苗木行業初步形成了以元江為主的熱區苗木生產區,以紅塔區為主的城市園林綠化苗木生產區,以峨山、新平、易門為主的溫涼山區苗木生產區,以澄江、江川、通海、華寧為主的環湖園林綠化苗木生產區。
從發展趨勢上看,全市苗木行業開始由原來的單純滿足林業工程造林為主,向城市園林綠化、濕地生態建設以及重點區域生態修復方面延伸。行業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基地為依托,以工程為載體,以市場為窗口的產業化鏈條。
短板制約
澄江縣苗木生產個體戶楊林2011年投入10余萬元育了5000多株苗木,到現在近5年時間,不僅一株也沒賣出去,每年還要支付1.5萬元的地租和管護費?,F在,不僅僅是楊林這樣的苗木個體戶賣苗難,就連木森、錦萃這些行業龍頭企業也倍感壓力巨大。
經濟深度調整,房地產業大幅下行,城建投資放緩,確實對玉溪苗木行業發展帶來不小的沖擊。但就在本土苗木企業銷售受阻之際,大量外地苗木紛紛涌入。對此,業內認為玉溪苗木行業發展面臨的深層問題是產業化層次低的短板制約。
從產業結構上看,林木種子生產基地與苗木種植基地規模比例不合理,苗木經營規模小的問題突出。全市4.5萬畝林木種苗基地中,直接面對市場的苗木基地不足3萬畝,企業戶均經營面積不足60畝,產值過百萬的苗木企業不足50戶。
從品種結構上看,林木種子生產基地主要產出普通用材林種苗,經濟林、觀賞綠化和珍貴用材樹種產出量極少。多數苗木生產企業缺乏特色品種,高端苗木產品極少,“百花園”、同質化、“大路貨”問題突出。
從生產經營上看,林木種子基地撫育粗放,種子產量不高。苗木生產多以家庭經營為主,龍頭企業規模較小,行業規?;?、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低,在千變萬化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形成合力。
從科技支撐上看,缺乏專業的科研機構,科研投入不足,導致良種新品研發進度緩慢,生產培育技術創新力不強。林木種苗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導致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不健全,指導服務跟不上行業發展需要。
從市場建設上看,缺乏專業的交易市場,加之信息傳導滯后,交易手段落后,全市林木種苗多以自產自銷為主。市場流通體系不健全,市場交易規模較小,導致行業市場競爭力較弱,甚至造成市場無序競爭。
從支撐要素上看,盡管成立了行業協會,但諸如市場中介、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等社會化組織尚未建立,行業發展組織化程度仍然不高。因缺乏統一的產業發展規模指導,導致扶策支撐、信貸支撐等要素滯后,制約資本流入,行業發展后勁不強。
新機已至
“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云南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玉溪實施“生態立市”戰略。這說明當經濟社會邁向綠色發展時代之際,森林走向城市,綠色覆蓋鄉村,打造藍天碧水宜居環境成為人們共同的目標之時,為居于生態建設基礎地位,集經濟、社會、生態“三效合一”的苗木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專家估算,在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的拉動下,今后十年內,全國每年林木種子需求量將達1500萬公斤、苗木需求量將達200多億株,云南林木種子需求量將超過百萬公斤、良種穗條需求量將超過5億條。隨著家居綠化美化成為新時尚,僅云南省每年家居綠化苗木消費總值就要超過10億元。
同時,全國城鎮綠化每年所需苗木達70億株以上,云南達1.2億株以上。全國交通網絡建設每年所需苗木達10億株以上,云南達0.6億株以上。加之“美麗鄉村”建設提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特色林產業發展等,在經濟社會邁向綠色發展之時,創造出的是巨大的林木種苗市場需求量。
正是居于對苗木產業大有可為的研判,云南省確立了著眼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打造特色優勢、比效優勢、規模優勢、技術優勢、競爭優勢明顯的苗木產業群,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苗木基地的苗木產業發展目標,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發展需要、市場需求、政策支撐,為兼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立體氣候優勢,適宜大部分植物生長;位居昆曼大通道重要節點,交通區位優勢突出;擁有230余科近2000種植物,種質資源豐富;人均gdp位居全省第二、社會資本相對充裕的玉溪加速推進苗木產業化進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云南玉溪鮮切花
突破重點
在全市苗木行業協會首屆會員大會上,超過150戶苗木生產企業負責人堅定了“建協會、興產業、活經濟、富百姓”的發展信心,開啟了玉溪苗木產業化新旅程。
業內認為,推進玉溪苗木產業發展,應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典型帶動、社會參與和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相結合原則,以優化產業布局和投資環境,建設特色苗木產業園區,壯大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千家萬戶;構建產學研創新發展體系,強化科技支撐,培育優良鄉土樹種;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引入“互聯網+”創新產銷機制,提升市場競爭力為重點。
在產業布局上,著力構建以峨山、新平、華寧、元江為重點的林木種子生產基地;著力建設包括“三湖”、紅塔區、溫涼山區、紅河沿岸四個苗木產業群和玉元、易峨、江華、呈澄四個苗木產業帶;著力打造包括特色熱區樹種、特色室內觀葉木本植物、特色園林景觀造型樹種、特色經濟林樹種、特色鄉土樹種在內的五個綜合性示范園。
在產業發展支撐要素構建上,通過加強規劃、政策、研發、繁育、流通、管理、服務七大體系建設,推進包括市場流通、人才培養、資源利用等在內的重點工程,突破包括土地利用、投融資以及結構調整、生產管理、市場銷售等制約瓶頸,實現玉溪苗木行業的產業規?;?、生產專業化、經營集約化、產品品牌化、管理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