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亳州芍藥種植
然而千百年來,亳芍在種植過程中,品種一直沒有更新,產量也因品種的老化出現下行。彎曲、蟲眼和“狗頭”一直成為禁錮傳統亳芍生長的“頑疾”,傳統的種植方法——芽塊種植,因受其數量限制也成為影響傳統芍藥發展壯大的重要瓶頸。
目前,一種新的芍藥品種悄然登陸亳州,并將一改傳統亳芍生產的弊端。這種芍藥不再采用傳統的芽塊種植,而是采取方便快捷的苗栽,更主要的是,這種芍藥產量是傳統產量的兩倍以上,其外形和內在品質都是傳統亳芍難以企及的。
這種新的芍藥品種就是譙城區天諾農民(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引進的“新芍豐一號”。
種植方法簡便易行
傳統的亳芍是采取芽塊種植,所需“種子”就是出產后的芍藥所剩的芽塊,
這種“取種”方法,就決定了亳芍的“種子”數不可能受人為因素影響,其數量也大受限制。
據譙城區天諾農民(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暉介紹,他所引進的芍藥品種“新芍豐一號”,是由北京尼姆農業生態科技研究院委托中國航天育種中心搭 載的白芍新品種,該品種歷時6年才育種成功。它不是采用芽塊種植,而是采取育苗栽植的方法,這種栽種方法不僅簡便易行,而且苗數可以根據栽植規模,隨意培 育,不再受到客觀限制,這就為芍藥的規?;N植提供了可能。
不僅如此,這種新的芍藥品種,還可以間作套種,與射干、瓜蔞、麥冬、知母、丹參和朝天紅辣椒等為伍一起成長。“這種新品種芍藥是可以作為公園、廣場、企業綠化觀賞的,用途十分廣泛。”王暉介紹說。
令人欣喜的是,這種將改變亳州市傳統芍藥種植的芍藥“新貴”,去年已在亳州市渦陽縣陳大鎮試種成功。
亳州芍藥將因這種新品種的引進,開啟新的篇章。
產量是傳統品種兩倍
據王暉介紹,這種新的芍藥品種,不僅種植簡便易行,用途廣泛,其產量也是傳統芍藥的兩倍以上。
王暉給算了一筆賬:傳統的白芍品種一般需要五年期,每畝栽植3000株,一般四年后鮮品產量為3噸左右,干品產量則只有1噸左右;而他所引進的“新芍豐一號”芍藥新品,同樣是每畝栽植3000株,四年收獲時鮮品產量可達6.75噸,干品產量可達3.12噸,其產量是傳統品種的兩倍以上。按芍藥鮮品每公斤6元計算,傳統芍藥每畝效益18000元,新品則達40000元以上,每畝比傳統芍藥多收入20000多元。
更令人想不到是,這種芍藥“新貴”與傳統芍藥相比,不僅產量大幅提升,還有一種傳統芍藥沒有的“本事”——其所結的種子可以育苗,且這種種子也是一 種昂貴的中藥材。據王暉介紹,這種新品芍藥畝產干籽可達150公斤左右,按目前每公斤60元計算,每畝除傳統的根塊收入外,還可增加9000元收入。“對 新品芍藥所結的種子,譙城區天諾農民(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將負責回收。”王暉說。
新品芍藥品質更超群
芍藥的好壞,更多地體現在其藥效品質上。
芍藥苷作為芍藥的主要成分,具有顯著的鎮痛、鎮靜、抗驚厥和擴張血管的作用,芍藥苷還具有一定的免疫調節功能和降低血壓的作用。
新品芍藥在產量上比傳統芍藥高,那么其藥效品質是否因此差強人意呢?答案是否定的。經檢測,不但新品芍藥的藥效沒有降低,反而更強。
《藥典》規定,一般情況下,芍藥苷的成分含量應不得少于1.6%,傳統的白芍品種含量雖然也達到了這一標準,但“新芍豐一號”的芍藥苷含量達3.5%,是傳統芍藥含量的兩倍以上。
亳州芍藥種植基地
經檢測,“新芍豐一號”芍藥三年期結籽的芍藥其芍藥苷的含量達2.5%,沒有結籽的含量則更高達3.5%,是傳統芍藥品種含量的兩倍多。
可見,這種芍藥新品不僅產量比傳統芍藥高,其藥效品質更強。
難能可貴的是,這種芍藥新品不僅內在品質好,其外形也是傳統芍藥無法比擬的。傳統白芍品種一般根不直,易有蟲眼和“狗頭”,而新品芍藥長勢“俊秀”:條直,沒有蟲害,更沒有“狗頭”。
芍藥新品可謂內外兼修,秀外慧中。
“這種新品芍藥投放市場后,一定會受到中藥飲片企業和中藥提取企業的青睞。其前景將廣闊無比。”一位中藥專家這樣評價“新芍豐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