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記者走進設在桂東縣寨前鎮水灣村的桂東植物園,園里桂花、香樟、紅葉石楠等郁郁蔥蔥,微風中飄著淡淡清香。離園不遠處,灰頂白墻的“小洋樓”一棟連一棟。村道兩旁的花卉苗木基地里,村民們在忙碌著……
寨前鎮花卉苗木示范帶
寨前鎮地處桂東縣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碧綠的漚江、汶江交匯于此,106國道貫穿南北。“我們鎮地勢平坦,生態良好。前幾年,根據這一優勢,我們提出建設花卉苗木產業示范帶。”寨前鎮黨委書記周海燕說,“我們的目標是建成萬畝基地、形成億元產值、帶動千戶脫貧。”
2013年,桂東縣在寨前鎮水灣村投資1.8億元建植物園,10個月建成,其核心園區面積200畝,栽種48科、159種植物共30萬株,其中銀杉、紅豆杉、銀杏、鐵杉等珍稀名貴樹木500余株。植物園管理所負責人欒家東說,植物園建成,當地老百姓看到了花卉苗木產業的前景,都愿意參與到花卉苗木產業示范帶建設中來。
水灣村“近水樓臺先得月”,動員365戶村民成立專業合作社,種植花卉苗木1900畝,為村民人均增加年純收入2000余元。村支書郭愛和告訴記者,這得益于鎮里的大力支持。她算了一筆賬:鎮里每年為村里爭取花卉苗木產業獎扶資金20多萬元;對租用土地種植花卉苗木的,每畝獎勵300至600元;土地流轉每畝年租金按350公斤稻谷的市價結算……
一個個利好政策,加速了花卉苗木產業示范帶建設。
目前,寨前鎮花卉苗木產業示范帶沿106國道,形成了“十里生態畫廊”,涉及6個村,面積1萬多畝,年創產值近億元,成立專業合作社及企業20多個,帶動農戶2000多戶。
記者驅車穿行“畫廊”中,一路紅紅綠綠,一望無際。
周海燕說:“除了引導農民種好花卉苗木外,我們還發展休閑旅游,延長產業鏈。”他介紹,去年來,“十里生態畫廊”里先后建成生態山莊1處、星級農家樂20家。水灣村塘灣農家樂老板黃美林說,他辦的農家樂去年5月建成開業后,平均每月營業收入近萬元,逢雙休日、節假日,床位都被預訂一空。
苗木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