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退休之后,本來可以頤養天年。而有一位退休老人,卻充分利用小區綠化空地,新建一個“苗圃”,玩轉給力苗圃智能設備,并無償為居民提供苗木。3年來,他前后為20多位居民提供了上百棵苗。
陶林實
“苗圃”植物80多種,還有瀕危的紅豆杉、鐵皮石斛
這位退休老人名叫陶林實,今年65歲。他的“苗圃”有三四分地,分為兩塊區域,一塊是資源圃,里面的植物都是“母株”;一塊是成苗圃,這里的植物都來自資源圃的“母株”,“少部分是‘母株’種子播種,大部分是從‘母株’上剪枝后扦插的。”
別看地方小,陶老的“苗圃”里有80多種植物,草本繡球、月季、蛇舌草、大麗花、大巖洞、菖蒲、艾草、蜀葵、滴水觀音、美人蕉……
陶林實說,他的“苗圃”中,比較珍貴的有紅豆杉、鐵皮石斛等,它們是瀕危植物。“紅豆杉種了10多棵,前不久有人連招呼都沒跟我打就挖走了,現在只剩下兩棵了。”
無償提供居民 23年提供了上百棵苗
陶林實苗圃的苗,都無償向居民提供,“任何人來要,只要跟我打聲招呼就行了,一分錢不收。”
“我是從2011年才開始弄的。”陶老介紹,這個“苗圃”以前是庭園式綠化,“1993年,四季園小區剛建好,我們就住進來了,當時就種了很多樹,后來樹長大長高了,影響樓上住戶采光,因此就全砍掉了。”
大樹被砍掉后,陶林實就退休了,“以前在科技局就很喜歡花草,我就想把這塊地用來弄弄花草。但我不是為了養花而養花,我主要的想法是給其他人提供苗木,讓更多的人來養花。”
在陶林實的苗圃中,記者看到不少新挖的痕跡。他介紹,這些苗都是附近居民新近來挖走的。
另外,陶林實還在苗圃中擺了兩個架子,架子上放有小盆栽,“這些盆栽都是讓愛花的人來自取的。”
記者看到,架子上的盆栽有金枝玉葉、蟹爪蘭、仙人掌等。陶林實介紹,3年來,他已經為20多位居民提供了上百棵苗,“當然,還有一些沒打招呼就挖苗的。”
科技植物工廠 智能控溫供氧,實驗高枝壓條
曾在市科技局工作的陶林實,退休后依然推崇科技。在他的苗圃中,記者看到不少設備,有增氧器、智能增溫器、智能滴灌等。
“其實,我這建的是一個小型的植物工廠。”陶林實說,工廠是智能化的,“溫度低了,它會自動增溫;氧氣少了,它會自動增氧,水分不夠了,它會自動澆水。”
陶林實還實驗了高枝壓條,在一棵木芙蓉的高枝條上,他用這種技術成功讓另外一種芙蓉長出了根,“高枝壓條,說簡單點,就是讓植物在樹枝上生根,根長出來,就把高枝減掉,直接栽到盆子里。”
同時,陶林實還實驗了跨科跨屬嫁接技術。嫁接通常都是同科同屬的植物嫁接,但記者在他的苗圃中看到,一棵紫薇苗嫁接到木芙蓉上后,已冒出了葉芽。
眼下,陶林實家有很多大麗花苗,“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到我這里來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