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依依,清風習習,清澈的湖水蕩漾著波瀾,將柳枝的倒影打亂。漫步在湖邊林蔭小道,撲面而來的是爬墻梅香氣,參天的大樹讓人忘記城市的喧囂。這里是北安街道營普路邊新建成的百畝公園,行走在這樣幽靜的公園中,誰能想到腳下的土地曾經是“雨天兩腳泥,晴天一身土”的石灰加工廠及煤炭販運處。
爬墻梅景觀
“百畝公園工程分三期進行,一期建設休閑廣場,二期建設運動場地,三期綜合整治水域。項目建成后,整個公園呈芭蕉扇狀,輻射周邊10余個村莊,打造成北安休閑運動娛樂第一場所。”邱永偉介紹,目前,項目一期已基本建成,休閑功能區內根據綠化苗木種類分為水杉林區、果樹林區、銀杏林區、欒樹林區、雪松林區、月季花園、紫薇花園、鳶尾花園等,并在墻體上布置爬墻梅予以點綴。項目二期正在建設籠式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門球場等運動場地,周圍將建設自行車道,供市民休閑運動。
一村一景,村村都有亮點
農村應該是什么樣的?環境整治如何突出特色、體現個性?這是北安街道整治環境時著重思考的問題。
鄒家疃村,一面面書寫著詩句書畫、宣傳標語和漫畫的“文化墻”,為村莊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氣息;營西村將200余株苗木進行修剪造型,打造出形狀各異、高低不同的立體綠化帶,得到了村民一致好評;譚家疃村利用門庭、花架等建筑設施,栽種薔薇、爬墻梅等依附建筑物的空間綠化苗木,打造出一片片美麗的花墻;蘭家莊村,清理村莊河道,栽植各種苗木,為村民打造出一條休閑娛樂的濱水長廊……北安街道因地制宜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每個村莊都呈現出具有個性和特色的鄉村風貌。
爬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