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湖鎮起伏的丘陵上,連綿的綠色一望無際。在房山,這片森林海洋仍然在不斷鋪展。近年來,房山區通過種植黃花槐、紫葉李等植物,森林覆蓋率5年間增長了10%,形成了25個千畝以上的景觀林。不少農民也端起了“綠色飯碗”。
黃花槐
曾經,房山是京郊的工業大區,煤炭產量占全市的90%左右。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礦山上溝壑縱橫、土地裸露,一到冬春季節,狂風就夾雜著沙塵撲面而來。2009年,房山所有煤礦全部關停,一道道綠色生態屏障在京西南“長”起來了。
從2013年起,73歲的顧玉英眼看著家門口的荒山變成了青龍湖森林公園。“山綠了,空氣也好了。”站在新植的油松旁,顧玉英高興地說。雖然公園仍未完全建好,但每天傍晚,她都要和鄰居們來遛彎。
黃花槐、銀杏、白皮松……在青龍湖森林公園里,20萬株樹木正郁郁蔥蔥。蒼莽森林綿延到遠方,目力所及之處盡是深深淺淺的綠。在逶迤山谷的映襯下,正在作業的大型挖掘機也顯得體格嬌小。“這還僅僅是一期工程呢!”負責公園規劃的工作人員說,2016年底,青龍湖公園二期完工,總面積將超過1.5萬畝。
明年開春,林海中還將新添花谷。粉紅的海棠、雪白的玉蘭、金黃的迎春、紫色的蝴蝶蘭……山、林、花、湖相擁。10公里的騎行環道也將環繞松嶺綠帶,敞開懷抱歡迎游客。
不止是青龍湖鎮,在整個房山區,片片景觀林在不斷綿延。2012年至今,房山共完成了平原造林13.9萬畝,栽植了590萬株樹木,其中黃花槐近300萬株。近5年,森林覆蓋率從20%提高到了30%以上,形成了1000畝以上的景觀生態林25個。永定河、大石河、南水北調干線、京石二通道等重要通道兩側,林木蔥郁,景色宜人,節假日里游客絡繹不絕,黃花槐成為助陣房山景觀林的首選樹木。
黃花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