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采訪市園林局的專業人士得知,天熱也不能每天給綠地"喂"水,否則會適得其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也會造成水資源浪費。目前,全市綠地平均每個月"喝水"830萬噸,已能滿足樹木的生長需求。

美麗的山西省太原市
那一層黑色保護膜也不是塑料膜,而是一種透氣又擋太陽的遮陽網。園林專家說,其實這是因為“新生代”還比較嬌嫩,本身抗熱防暑的能力還不足,因此,需要人為做一些防護。比如,這些遮陽網可以有效阻擋太陽能量的直射,防止幼苗被曬傷。同樣,對于一些新生的樹木,它們喝水的次數也要多一點,一般一周就要澆一次水。
值得一提的是,園林部門給喬木、灌木、綠地澆水,不僅僅是澆根部,而是上下一起澆水。這樣就能給植物葉面降溫,相當于“洗澡沖涼”。同時,針對高溫易引發病蟲害這一特點,工人們在澆水作業中還噴施農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新苗還要噴“生根劑”、“抗蒸騰劑”,這就相當于擦“藥皂”。
記者了解到,為避免在高溫時段澆水傷到植物根部,市民可避開中午、下午的高溫時段,集中在早晨或傍晚澆水。同時針對不同植物品種的喜濕和耐旱程度,確定澆水次數和澆水間隔,喜濕植物勤澆水,始終保持土壤濕潤;旱生植物適當減少澆水次數;對不喜光的花盆植物,可挪至陰涼處,并進行植物葉面補水。
此外,園林專家表示,家養植物中,杜鵑、茶花、蘆薈等植物都適宜半蔭環境,室內的散射光對它們來說已經足夠。而像五針松、月季、茉莉等植物都是喜光的,可以經受暴曬。

工作人員在為新栽的小苗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