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陽市南京路
南京路以前的綠化檔次不高
多年前,南京路(西三環)及南京路泉河大橋建成并通車的時候,讓不少市民激動、自豪了一陣子,因為它拉大了阜城框架,同時也代表了當時的道路最高修建水準及綠化水平。隨后,南京路的綠化又幾經改動,成為阜城市民心中的一條“樣板路”。
但近年來,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提高,以及市民們眼界的拓寬,南京路的綠化檔次漸漸跟不上城市發展的步伐。
“這幾年,到過很多像阜陽這樣的地級市,發現外地的道路綠化水平都很高,有的超過阜陽,尤其是阜城的南京路,跟其他城市的道路相比,就顯得落后了。”經常從南京路騎行上下班的市民郭先生說,南京路上的綠化帶內,多是低矮的冬青等植物,個別地方有較高大的樹種,顯得色調單一,跟這條路的定位很不相稱;而外地很多城市的道路綠化,高、矮植物都有,還有花木,綠化層次很豐富,道路景觀效果很好。

路邊紅葉石楠
將增植銀杏、香樟、櫻花等
近日,記者在南京路上看到,施工人員正在這條路機非分割綠化帶內增植銀杏、香樟、北美海棠、紅葉石楠、櫻花等喬灌木。“以前,機非分割帶內只有一些低矮的綠籬和高桿女貞,綠化效果單一,缺少常綠喬木及花灌木。”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駐工地代表劉奎、胡喬等介紹,正像不少市民說的那樣,此前這條路的綠化檔次并不高。
另外,這條路兩側此前并沒有人行道,難以實現“人車分流”,市民無法在這條路上從容散步休閑。
目前,阜陽市針對南京路實施的是綠化及人行道改造工程。據施工單位——華藝生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項目部負責人楊三杰、夏躍進介紹,南京路的施工范圍是,從泉河橋至淮河路段,工程斷面從中間至兩側依次為:中央分割綠化帶(原為低矮綠籬)、機非分割帶、非機動車道外側有5.5米綠化帶改造,另外,在緊靠5.5米綠化帶的位置,還要增設人行道(原無人行道);此外,還要對人行道外側的十幾米綠化帶進行土方回填、地形塑造、苗木栽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