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許多地區面臨苗木產業總量過剩和結構性矛盾突出問題。
據資深苗木專家分析,胸徑10厘米以上的大苗依然稀缺,價格會保持平穩,不會出現急速下跌的現象。但由于農戶跟風種植和外行業投資者的涌入,目前市場上的小苗特別多,而苗木生長周期較長,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大苗還沒種出來,小苗的價格已經跌了下來。
田間忙碌的苗農
為此專家建議,對于沒有再發展土地的農戶來說,可以主動清理掉二級苗和三級苗,把超級苗和一級苗進行稀植、選優,通過重點培育的辦法,縮短生長周期,從而趕上大苗價格依然很高的末班車。同時,還可以采用分級移栽,錯開上市時間的辦法取得應有的收益。弱苗、異形苗可以劃到地質較差的地塊,雖然樹形奇形怪狀,但長成大苗后,有些商家恰好需求這樣的苗木;二級苗也可以移栽到一起,少施肥,少澆水,降低種植成本,延長上市時間。最后,把一級苗移栽至土壤肥沃的地塊,重點進行培育。
對規?;洜I苗圃的農戶而言,因為苗圃擴張和規?;洜I是把“雙刃劍”,要充分考慮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土地、資金、規劃、種苗、人才、技術、銷售是建立規?;瘓@林苗圃的“七要素”。其中,土地和資金是基礎,人才和種苗是關鍵,規劃與技術是保障,銷售是投資回報和價值的實現。這7個方面互相作用缺一不可,如處理不好,不僅苗圃經營搞不好,而且風險極大。對于苗圃的建設,選址選對了,就會成功一半;品種選對了,又會成功一半。在這些方面,苗木種植戶必須把握住,只有掌握了市場行情和種植知識,才會在發展苗木產業上游刃而余,獲取好的經濟效益。
規?;N植的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