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綠地系統及綠線規劃于近日正式出爐,根據新規,到2020年,廈門將新增200多個各類的公園,新增4000多公頃公園綠地,公園總數將達306個,面積近8000公頃。屆時,廈門將打造出新的“一區一環兩帶多廊道”生態綠地體系。
新的綠地系統規劃,主要根據近十年來廈門的綠地建設情況,對原綠地系統進行調整布局,加強城市山海通廊,確定至2020年公園綠地的詳細范圍。
鳥瞰廈門城市風貌
記者從市規劃委獲悉,新規劃明確,未來幾年,廈門將重點加強綜合公園及社區公園的規劃布點,利用區域性城市綠道和水系,規劃帶狀公園,將目前全市一些比較分散孤立的點狀綠地串聯起來,形成城市公園綠地網絡體系。
據此,到2020年,廈門將形成“一區一環兩帶多廊道”的生態園林綠地指狀放射網絡。其中,“一區”是由外圍山體林地構成的生態背景林,包括風景名勝區、風景區、郊野公園、水源保護地、森林公園和農林生產用地等。“一環”則為本島沿海一圈的濱海休閑綠環,“兩帶”指沿福廈鐵路、廈漳泉高速公路兩側的市政防護綠帶以及沿廈門海灣的濱海綠化帶。
規劃委相關人士介紹,在一區一環和兩帶中,將從生態林中延伸出多條由山體、農田、溪流、濱水綠帶公園組成的綠色廊道,以及城市組團間的隔離綠帶,形成公園綠地“多廊道”體系。
美麗的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