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徐礦城北側、茅夾鐵路線南側的城北休閑公園,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目前每天有上百名工人同時施工,工程一標段綠化已經完成60%,1200米主園路已經鋪設完畢,園內喬木全部好。”項目經理張兆俊告訴記者,正在修建的鄭徐高鐵線穿園而過,東西長2.3公里、南北寬100余米。公園利用鐵路夾角地建設,集休閑、健身、園林景觀于一體,總占地33.4萬平方米,公園同時還兼具應急避險功能。城北休閑公園的總面積僅次于楚園,綠地面積則比楚園多200畝,建成后將成為北區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之一。
徐州城北休閑公園
由于公園緊挨茅夾鐵路,鄭徐高鐵穿園而過,且緊鄰徐礦城小區、經適房和規劃居住區,附近居民較多,因此防塵減噪就成為公園的一大必備功能。按照規劃,公園將建設長達兩公里的防護林帶,并配套建設林中棧道,鬧中取靜、防塵減噪;另外還在靠近小區一側建設了特色景墻,起到減噪功能。
“城北休閑公園的設計定位就是要營造生態城區、改善北區環境,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一處可供休閑活動的郊野休閑公園。”張兆俊說,以已經開工的一標段為例,主要由生態停車場、入口廣場、觀景平臺、花壇廣場和大草坪植被組成,考慮到滿足居民健身活動的需求,公園提供足夠的適合人群活動的空間,安裝了多處健身器械。園區內設計4處機動車、4處非機動車停車場,面積分別為4500平方米和300平方米,可供230輛機動車以及150輛非機動車停放。全園共設計4處免費公廁,為游人如廁提供方便。
公園內建設鐵路歷史文化館
公園建設在鐵路兩側,也反映出北區在徐州鐵路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歷史地位。為了傳承北區鐵路歷史文化、增加公園的文化內涵,城北休閑公園還計劃在公園東首建設一處徐州鐵路發展歷史文化館,這是城北休閑公園建設的一大特色。
徐州一公園景色
讓更多人了解徐州鐵路發展歷史和徐州近代工業文明。“除了彰顯文化特色外,公園在植物造景上也頗下了一番功夫。”張兆俊說,公園在植物造景上遵循“以人為本”和“美觀實用”的原則,既考慮了生態效益,又重視種類多樣性,還兼顧了經濟性,多采用鄉土樹種,如紫薇、紅葉石楠球、銀杏、香樟、廣玉蘭等,降低成本。此外,還考慮四季季相的變化,交叉種植了櫻花、臘梅等景觀樹,讓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在園中賞花觀景。
考慮到這里位于主干道交會處,規劃了西門、中門、東門三個主入口,并在其間穿插次要入口。在主要的出入口附近,布置了停車場和非機動車停車位。
“我們還將建造植物分類專園。”張兆俊說,“全園植物以高鐵線南北劃分為兩大園區。高鐵線兩側30米外范圍栽植不高于10米的喬木,高鐵線以北種植具有吸塵、減噪功能的防護性植物品種。如雪松、女貞、欒樹等,南側主要以自然式栽植為主。園內已經完成了60%,喬木全部種植完畢,下一步將進行灌木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