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內各條高速公路的綠化美化取得成效,丁香花、桃紅、紫穗槐等花卉扮美高速公路,這些花樹與路肩的綠草、路坡的綠樹連成一片,成了一道風景線。
哈爾濱高速公路
小長假第一天,哈爾濱市的索先生一家開私家車從哈大高速公路去往林甸泡溫泉,一家人被高速路隔離帶盛開的榆葉梅陶醉了,鮮花吐艷,綠葉搖曳,長長的隔離帶成了長長的景觀帶。3日,當索先生一家返程時,發現高速路一側的丁香花也綻放了,丁香花與榆葉梅相映成趣,美不勝收。索先生說,小長假意外收獲了賞花之旅,真是“鮮花路放”!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承擔省直管的3236公里高速公路和494公里一級公路的管養任務。由于我省地理氣候特點,冬季長而寒冷,無霜期僅3~4個月,年平均降水量300~700毫米,為把高速公路綠化得更美,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從選種、培育等方面入手,不斷加強管理,主要種植白榆(榆樹)、云杉、樟子松以及紅瑞木、紫丁香、榆葉梅、小葉丁香、沙棘、紫穗槐等。為了保持這些樹木的存活率,每年的4月初前后及10月末前后,養護工人都要對路內綠化區域澆返青水和封凍水,滿足綠化植物返青及越冬需要,在每年的3至5月期間,要對枯死、損毀的綠化植物按照復原的原則進行補植。
紫丁香
中央分隔帶綠化兼具綠化和防眩雙重功能,對其修剪要在滿足防眩需要的前提下兼具綠化美化功能,喬木的樹冠根據不同的品種剪成塔形、傘形等形狀,并在里程牌前后20米范圍內將高度順暢過渡到里程牌下邊緣以下;灌木要盡量保持頂部、側面齊平,剪成矩形綠籬或球形,高度控制在1.5至1.8米之間。
為了保持路肩、邊坡、坡腳等青草的高度整齊劃一,各個管理處的養護工人,從6月開始,對路邊的野草定期進行修剪整形,草高保持在5至15厘米之間,行車感觀平齊。與此同時,還要定時對路樹修剪,以保證行車視距和不遮擋交通標志。
“鮮花路放”的背后是養路工人的汗水。因為種植的樹木品種不一,養護工人要根據樹木生長需要和公路交通的特殊要求,在日常巡查時,對種植的樹木及時修剪整形,防治病蟲害,清除雜物,防止機械和其它原因所造成的損傷,使綠化植物保持良好健康狀態,對駕駛人員起到了緩解視覺疲勞和防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車輛的行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