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崇州市三郎鎮,記者采訪櫻花專合社理事牟先生,據他介紹這里的櫻花基地實現規?;N植,不僅數量多,而且規格還很全,共有40余個品種,其中關山櫻花和加拿大紅葉櫻花最為常見。

三郎鎮櫻花觀光路
三郎鎮茶園村村主任田鳳林告訴記者,三郎鎮原本做的是傳統苗木經營,為了延伸其產業鏈條,如今卻逐漸換了盈利模式,目前相關規劃正在實施之中。
苗木、花卉兩手抓
田鳳林跟記者說,茶園村大概有近1800人,其中80%都加入了專業合作社,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植櫻花種苗,主要銷往湖南、貴州以及山東等地市場。但受大環境影響,近年來,傳統苗木銷量急劇下跌,合作社轉換盈利模式,開始發展花卉事業。
幾年前,經過項目考察,合作社和日本的商家簽訂合作協議,他們負責收購該鎮的花木。盛花期,專合社組織社員采摘櫻花,來自成都的采購商則沿著村組便道逐一收購。遴選過程非常講究。一位姓鄧的采購商介紹,出口日本的櫻花只能是半開的花骨朵,村民采集的花瓣不會被收購,顏色最好是粉紅色,泛白的不能要。櫻花當天采摘下來,成袋裝運后,工廠還要進行第二次篩選、鹽漬。

該鎮的萬畝櫻花基地
合作社跟公司合作5年來,每年的采購量有4噸—5噸,農戶通過賣花普遍增收500元—1000元。“目前茶園村的櫻花品種還不夠多,村民對售賣櫻花朵花的積極性不夠,這些都需要將來專合社來引領。”牟加福說。
記者了解到,從三郎鎮收購的櫻花主要用作原料,出口日本后,用途主要有提香、泡茶、泡澡、做糕點、做醬等。
“不過,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這里的櫻花品質好,但農民的采摘質量不高。”老鄧也提到這個缺陷。
發展旅游尋找新亮點
如今的三郎鎮茶園村,村道兩旁都是農戶開的農家樂。每年賞櫻時節,游人如織。
村民任淑君在這里開辦了一家餐館,除了搞餐飲,也售賣櫻花樹苗。“這里從成都來的人比較多,有的游客對樹苗比較感興趣,我們就直接從地里取出來直接賣給他們。”
“合作社打算將茶園村做成旅游村。”談到合作社的未來,專合社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目前櫻花樹苗的效益比較穩定,今后我們將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進一步做大櫻花產業和旅游產業,走生態發展道路。”
據悉,三郎鎮將建成一個多季節的、集觀光休閑為一體的3A景區,把萬畝櫻花基地打造成為別具特色的櫻花木屋風情小鎮,形成一個有山有水,兼具度假休閑、康體養生保健、商務會談等功能為一體的龍門山地震重建高端旅游目的地,帶動農民增收、服務市民休閑度假,同時促進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三郎鎮農家樂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