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澠池縣圍繞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在春季植樹造林工作中嚴格技術標準,突出“三大轉變”,培育精品亮點,讓城鄉處處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單一綠化向綠化美化轉變
該縣在市級造林精品示范點、連霍高速通道綠化和“美麗鄉村”示范點等重點項目中,注重生態與園林并重,綠化和美化兼顧,先后栽植油松、白皮松、五角楓、百日紅、玫瑰、櫻花和紫荊等26種園林綠化樹種,徹底改變傳統造林樹種(側柏)一統天下的局面。
邊緣山區綠化向城鎮中央綠化轉變
該縣投資1000多萬元,重點打造長5公里、寬70米、占地面積700余畝的城北景觀防護林二期工程項目,累計栽植雪松、木槿、紅葉李、百日紅、櫻花等灌木2萬余株,讓城區群眾充分享受到生態建設成果。
生態林向生態經濟林轉變
該縣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壯大經濟林產業發展,通過政策性引導,一方面將經濟林產業發展納入優先考慮范圍。今年該縣共完成10.74萬畝營造林任務,其中特色經濟林為1.9萬畝,占全縣營造林任務的18.73%,為歷年來最高;另一方面,通過中央政策扶持,努力提高群眾種植經濟林的積極性,持續擴大經濟林種植面積,其中以坡頭鄉1.2萬畝花椒種植基地、英豪鎮5000畝金銀花種植基地、仁村鄉1萬畝核桃種植基地和段村鄉1.5萬畝牛心柿種植基地為代表的經濟林產業已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