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自制盆景
這次評比有6款盆景被評為金獎。其中一款“追月”引來很多市民嘖嘖稱贊,盆景虬枝盤曲,樹樁用的是臺灣真柏,針葉簇擁如團團綠云,頗有意境。據悉,此次盆景評選共收到130多件作品,4月22日到5月10日在錫惠名勝區集中展示,其中有十多件百年以上盆景作品,還有巴掌大的微型盆景作品。
今年70多歲的馬老伯晚年才開始從事盆景制作,雖做了僅七八年,但完成作品已有40多件。這次他選送的是兩款黃楊樹木盆景、一款赤松和一款黑松樹木盆景,其中黃楊盆景的樹齡已有90年。馬老伯說,做盆景是一個比較累的活,為了選樹樁,他常常要跑到安徽大山里去淘,一淘就是好幾天。“大山里的山民都有一些自己培養的半成品樹樁,選好種買來可以直接種。”他稱,對于初學者來說,關鍵是選種,市面上的盆景樹樁幾百到幾千元不等,好的要上萬元,選好種后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平時也就修剪養護一下,放在院子里也不要特地去搬來搬去。”這么多年下來,他成功栽培出不少樹木盆景作品,曾有人開價10萬元買他一件盆景作品,但他沒答應。“我完全是一種愛好,沒打算賺錢,這些作品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
有人開價10萬盆景產業
做盆景以往在人們眼中是一個又吃工夫又沒啥經濟效益的行當,但如今做盆景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就如之前網上熱傳的有人辭去高薪工作去鑄劍,一年賣把劍就能賺20多萬。其實這在盆景界也完全可能發生。”無錫盆景大師吳俊杰說,無錫盆景界不乏一些經濟實力好的人,他們中也有不少當年辭去好工作,專做盆景而致富。
他向記者展示了日前日本拍賣出的一款樹樁盆景照片,此款拍出價格達到了1億日元(相當于500多萬人民幣)。“做盆景選材上會比較燒錢,尤其是做山水盆景,一些石材價格不菲。對于經濟實力一般的人來說,可以先從事樹木盆景,如不想花大價錢買樹樁,也可以自己培養。”他說,只要自己愛好盆景肯鉆研,那一定會帶來不錯的回報。
經濟效益不可估量盆景專家
如今,市面上多肉植物盆景吸引了大批市民,有不少人喜歡上親手制作桌面小盆景。吳俊杰認為,市民喜歡親自動手做園藝作品,說明做盆景的社會氛圍已逐漸形成,而且這些園藝小作品也適合入門者練練手。
此次錫惠盆景選評的評委、蘇州盆景專家向華明向市民提供幾條欣賞盆景和做盆景的經驗:盆景制作要講究景、盆、架三位一體;樹木盆景就如人一樣,前面要“露臉”,即要露出主樹干,但中間也要有適當遮擋;背面要豐滿,即有枝片遮??;如果是方盆,樹木不要種在中軸線上,適當偏一些,而樹干彎曲時不要看上去完全一邊倒,另一邊適當也放點裝飾物壓一下;虬枝彎曲過渡要自然。他建議,新手入行可以先學一點美術知識,在打造型時可以增強盆景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