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在路過104國道長興夾浦路段的時候會發現,這條路改建后已經呈現新的景觀大道面貌,路面更為寬敞平整,綠化景觀全部換上了新顏,公路的通行環境越來越好。
作為長興創建的美麗生態示范公路,104國道長興夾浦段改建工程以提高104國道長興北大門綠化整體水平為目的,全力打造品質型生態公路,創造綠色、清新的公路環境。
在此次改建工程中,104國道夾浦段對全線5.28公里綠化提高了標準,“我們精心設計了10米寬的中分帶綠化,草、花、灌、喬木多層次設計,近40個品種‘見縫插綠’,加大喬灌草木栽植力度,增大綠化量;公路兩側范圍種植以喬木為主,局部布設草灌木的綠色生態通道,并以景石點綴。”長興縣公路局工作人員介紹說,該路段綠化突出了杭寧高速長興北出口互通區域、陶家灣附近與現運營的104國道城區過境段交叉口2處公路綠化節點作為樣板,靚化設計、獨特綠化品種等形式,拓展綠化建設空間,大力營造以喬木為主體、花灌草相結合的公路綠化,主要種植大銀杏、香樟、金桂、紅楓、花葉蒲葦、垂絲海棠、豐花月季、金邊胡頹子球等20多個適宜于公路生長環境的樹苗綠化品種,并保持空間層次分明,整體有型,造型突出檔次。
104國道長興夾浦段總完成綠化面積3.25萬平米,喬木5000多株,草灌木25000平米,完成投資700多萬元。改建完成后,一改老路的陳舊面貌,公路生態品質有效提升,為打造104國道(長興段)美麗生態示范公路奠定了基礎。
事實上,104國道長興夾浦路段公路改建工程只是全縣生態廊道綠化工作的一個縮影。為全面建設生態廊道綠化,長興縣以“四邊綠化”為總抓手,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采用近自然綠化模式,加強各類公路、鐵路、河道沿線綠化,努力建設貫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態廊道、近自然的水岸風光帶和景觀化的通道防護林帶。全縣將完成生態廊道綠化工程59項,綠化面積1205.5畝。
今年,長興縣綠化工作主要圍繞“四邊三化、五水共治、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平原山地造林、坡地生態修復”等共實施4大類型12個系列203項綠化擴面提質工程,實施總面積27002畝其中將完成8002畝綠化造林面積,包括綠化擴面、生態修復綠化、生態廊道綠化、山地森林提質等方面。
長興縣林業局綠化造林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按照“讓長興的城鄉美起來”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長興縣以“森林進城、園林下鄉”為抓手,以創建綠色城區、綠色集鎮、綠色村莊、綠色庭院、綠色通道、綠色屏障、綠色產業、綠色文化為載體,積極開展“城區、集鎮、村莊、片林”等城鄉生態綠化,努力提升全縣林木覆蓋率、生態功能、綠化空間,切實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全縣將完成各類城鄉綠化擴面工程113項,綠化面積4609.5畝,義務植樹35萬株。
而在生態修復綠化方面,以和平鎮25度以上坡地茶園、廢棄礦山、仙山湖國家濕地公園為重點,積極開展生態修復綠化工作,通過采取人工促進等綜合措施,盡快恢復已遭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全縣將完成生態修復工程9項,綠化面積2187畝。
此外,山地森林提質方面,以“增擴增綠、提質提效”為目標,通過封山育林、林相改造、林木撫育等技術措施,突出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脆弱區等重要區域,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在固土持水、凈化空氣等方面的生態功能,提升長興縣生態容量。全縣將完成山地森林提質工程22項,綠化面積19000畝。(長興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