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溪生態河道建設示范工程,位于龍泉市區劍池街道南大洋農民公寓至國鏡藥業廠區外側,總長1.2公里,生態岸線保護與重建總面積4800平方米。該工程的堤防采用復式生態景觀堤防,根據岸坡的實際地形將護坡設計為主河槽段干砌卵石護坡,主河槽至副河槽段為草皮護坡,路堤迎水側布置綠化帶。項目建成后,該區域形成了一個流動的“生態亮點”,有效地保護和改善了局部生態水環境,也為周邊居民提供了別具一格的游覽休閑場所。
生態河道建設為龍泉市提供了更多的水生態景觀。剛開工的查田鎮溪口村梅溪沿岸生態防洪堤,在滿足防洪、排澇等基本功能外,還融入了當地文化、生態、景觀及休閑功能,并結合沿岸景觀帶,計劃引入查田泥鰍館、溪魚館等農家樂,打造成最具特色的農家樂綜合體。
梅溪為甌江上游,流經小梅、查田、蘭巨等多個鄉鎮,兩岸密布著農田和村莊。該段防洪堤涉及沿線鎮政府所在地及下淤、下保、竹舟等10多個重點地塊,為保持沿岸生態優勢和景觀審美要求,施工時將根據當地氣候、水文、地形、地質等條件,實行護岸、防沖、渠道襯砌以及綠化等各項防治工程和施工工藝,以期最大程度地保護水土和水生動植物。
“我們這個生態堤壩是獨一無二的。”小黃南村黨支部書記蔡煥文說,“該堰壩是綜合考慮周邊農田、綠林、民居等自然元素,量身定制的。”
龍泉這些生態堤壩成了河道沿線漂亮風景點,與周邊親水景觀相結合。安仁鎮建好了生態堰壩,營造出了“壩在水下、河在林間、人在景中”的濱水景觀帶。安仁鎮相關負責人說:“建成生態堤壩為城鄉休閑游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去年,龍泉市投資4000余萬元,推進生態景觀河道建設。今年,按照“六邊三化三美”工作要求和部署,計劃開工建設城市水系生態景觀項目,著手啟動龍泉市區至蘭巨32.74公里的城市綠道項目等,為美麗鄉村建設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