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時最大承載量約2000人
每到春季盛花期,在嘉定紫藤園,一串串紫色、粉色、白色的紫藤花,仿佛晶瑩的珍珠,盈架滿棚,芳香滿園。
建于1997年的嘉定紫藤公園位于博樂路45號,公園不大卻很精致,種植了30個品種、100余棵紫藤。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紫藤園,雖然不是雙休日,紫藤花也未完全開放,但公園內隨處可見前來賞花的游客,不少游客特意帶著相機拍照留念。“去年就來過,非常漂亮,今年還想帶家里人來玩。”普陀區居民張阿姨特意找了一個工作日、乘地鐵前來賞花,“周末如果紫藤花盛開,就讓兒子帶著孫子來。”
嘉定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陸賢清介紹,紫藤園原本只是嘉定城南古城河畔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園,僅作為環城河綠色項目之一,供周邊居民休閑、散步。近幾年,隨著人們賞花熱情高漲,紫藤園就像一顆失落的珍珠,突然被發現其驚世之美。去年在毫無征兆之下,數以萬計的游客蜂擁而至,高峰時,游客在這個占地僅1萬余平方米的小公園內挪步都很困難。“大多是市區專門前來賞花的市民,甚至還有外地旅游大巴,火爆超過想象。”
紫藤花今起將陸續開放,紫藤園周末或將再次迎來賞花高峰。“為確保市民賞花安全,我們對公園瞬時最大承載量進行了測算,預計在2000人左右,完全無法滿足上萬人的賞花需求。一旦人流超負荷,不僅觀賞效果大打折扣,還會存在安全隱患。因此,今年游客數一旦達到最大承載量的80%時,公園就將實施限流措施,出一批再進一批。”陸賢清說。
進出口分離防人流對沖
據紫藤園綠化養護組負責人汪麒估計:去年高峰時一天客流近2.5萬人次。十多年來,他第一次看到這么多人涌進這個籍籍無名的小公園。
“沒有車位了,對不起。”去年賞花期間,保安高師傅每天都要重復這句話好幾十遍。由于紫藤園門口車位稀缺,自駕前來的游客第一反應就是將車停到公園對面的韓天衡美術館。面對洶涌的人潮和車流,高師傅唯一能做的就是雙手一攤作抱歉狀。
“因為不收門票,最高峰2.5萬人次其實還是保守估計。”嘉定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而來自嘉定相關部門一組更為直觀的數據顯示:去年4月10日后的一周內,與紫藤園相隔不遠的匯龍潭和秋霞圃比往年同期多出售2萬張門票,以至于當年下半年的門票不得不提前加印。
“公園一共有3個出入口,一個在博樂路上,另外兩個在河邊;特別是永嘉橋出入口,就緊靠在橋頭,從公園到橋頭出口,要拾階而上,如果進出人流發生對沖,有擠到河里的危險。”為此,嘉定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決定,今年賞花期間,實行進、出口完全分離,博樂路出入口只進不出,另外兩個出入口只出不進,防止人流對沖擁擠踩踏。“市民一定要聽從現場交警和志愿者的引導。”
交警建議錯峰游園
紫藤園突然火爆,在許多人意料之外。紫藤園的設計初衷,并非供市民參觀的大型公園,嚴格來說僅為一級綠地,因此只配備養護人員,沒有保安,更沒有引導員,客流激增給管理帶來了難題。
紫藤園周邊道路交通有先天局限,三面分別是博樂路、金沙路、倉場路,另外一面為環城河。博樂路雙向共4根車道,金沙路和倉場路均為雙向2根車道。
“根據排堵經驗,只要車子流動起來,交通壓力就不會太大,但紫藤園周邊道路不僅不能循環起來,甚至容易造成對沖,車流一旦積聚,交通壓力非常大。旁邊的楊樹浜橋還在施工,預計今年交通擁擠會超過往年。”嘉定公安局交警支隊交警介紹,去年賞花高峰,交警從9:30到17:30一直在現場疏導。當時,博樂路車輛處于飽和狀態,像是一個大型停車場,車行蝸速。有一次,一家三口到公園門口后,丈夫讓愛人、孩子先下車,結果他在總長只有2.5公里的博樂路開了40分鐘,最后在旁邊一個小區里才找到停車位。“今年,雖然開放了韓天衡美術館、區社保中心、金沙路等500個停車位,最遠要走15分鐘,但預計還是很難滿足賞花高峰期的游客停車需求。”
交警建議,市民如要賞花別趕在周末,一定要在周末前往的,最好搭乘公交出行。
此外,紫藤園緊鄰環城河,為防止游客因擁擠落水。嘉定公安分局還安排了巡邏艇加強紫藤公園水域巡邏,一旦有人員落水立即展開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