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河北南和縣走苗圃式綠化特色道路

       2015-04-16 756
    核心提示:日前,記者走進南和縣,感受苗木產業發展帶來的變化。從5年前苗木產業的蹣跚起步,到如今6.7萬畝苗圃面積,10億元以上的年產值,11%的森林覆蓋貢獻率,再到通過國家園林縣城省
           日前,記者走進南和縣,感受苗木產業發展帶來的變化。從5年前苗木產業的蹣跚起步,到如今6.7萬畝苗圃面積,10億元以上的年產值,11%的森林覆蓋貢獻率,再到通過國家園林縣城省級初評,南和縣走出了一條苗圃式綠化的特色道路,實現了生態和發展的“雙贏”。


        土地流轉 種苗木“美村利民”

        記者在南和縣沿著公路前行,道路兩旁垂柳、法桐、萬年青等苗木錯落有致。時不時還能看到路邊三五成群的農民正在栽種樹木。

        在三召鄉南頭村,進村路兩側都是成片的苗木,鳥語花香、生機盎然。整齊的民房、整修一新的街道,在樹林環繞下顯得格外清新、靜謐。

      “這是法桐、國槐、那邊是白蠟、塔松、龍柏……我們村種了十來種樹苗。”沿著村路,村黨支部書記代偉民邊走邊介紹。

        5年前,代偉民了解到,縣里出臺許多優惠政策支持苗木業發展,這讓他十分動心。隨后,村集體從村民手中先后流轉了1400畝土地用來種植苗木,發展集體經濟。幾年下來,除去流轉費和人工費,凈盈利80萬元。
     

        林企帶動 促產業提檔升級

        近年來,隨著綠化檔次的提高,許多傳統低端的品種和樹齡短的小樹苗逐漸失去競爭優勢。

        “如今,全國的苗木產業已邁入了全新的‘品質時代’。”市林業局副局長王增生認為,南和苗木種植已形成相當大的規模,但在品質種類上仍需要進一步提升。要引進新方法、新思路,在種植模式、經營模式和市場運作等多方面全面提高,才能更好地開拓市場。

        對此,南和縣通過引進大企業、帶動輻射周邊種植戶的辦法,引入先進的理念,帶動苗木業上檔升級。

        目前,南和全縣苗圃面積已達6.7萬畝,苗木業經營業戶達到500余戶,其中1000畝以上15家,苗木的種類也由曾經的幾種發展到如今的90種,年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帶動、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8000余人。 據介紹,今年南和縣已開始實施人才戰略,加快引進和培育苗木專家,并籌備建立南和縣林苗研究院,加速提升全縣苗木品質和競爭力。
     

        政府引導 實現生態和發展“雙贏”

       “下一步,我們會繼續發展苗圃式綠化模式,逐步建立幾個大規模、高標準的苗木花卉交易市場,靠市場來積累產業的發展后勁。”南和縣副縣長趙現科介紹。
        
        據了解,在市場運作中,南和縣還將組建苗木生產協會,壯大經紀人隊伍,設立苗木生產和銷售信息采集點,大力推廣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等現代化營銷手段,形成集生產、銷售、物流信息為一體的區域性苗木展銷平臺,進一步壯大苗木產業。

       “城綠了、空氣凈化了,苗圃式綠化模式,除了創造經濟效益外,還直接創造了生態紅利。” 趙現科介紹,去年7月,南和縣在全市率先通過了國家園林縣城省級初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