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植荷花,以翠蓋點清漪、疏密相間、彩筆耀目、凌波輕點為宜,從而體現池塘荷花的麗質風貌,發揮園林水景的最佳效果。但往往因塘泥肥沃,生長過旺,很快將水面全部覆蓋。這在山石泉池或路旁溝渠里,尚能給人以興旺豐滿的感受??墒窃跊]有亭、榭、臺、廊等觀荷建筑的荷塘,若只見荷而不見水,就會給人以臃腫、呆板、閉塞的感覺。
預防辦法是修塘建池時,塘底原泥土不整平,塘邊留深20厘米至40厘米,并任其高低參差,甚至在某些地段蓄意挖深超過1.5米,這樣,荷花在生長過程中,因不耐深水,自然不會播滿全塘全池。
處理滿塘荷的辦法是:小池年年“翻塘”,或在生長季節連續幾次割去部分荷葉便可抑制生長?;蚍硼B少量紅魚,讓魚食掉部分苫芽,在自然消長中達到芙蓉出水,碧波蕩漾的景觀。
荷花品種繁多,一般只宜一塘一池一種。這是因為荷花品種不同,生長勢有強有弱,多品種混植,容易出現強者欺弱致死的情況。
在不同園林水景配置中,應該注意品種的選擇。大花單瓣品種,如‘西湖紅蓮’、‘東湖紅蓮’、‘粉紅蓮’、‘粉川臺’、‘東湖白蓮、‘一丈青’、‘建蓮’、‘湘蓮’、‘中日友誼蓮’等生長健旺,開花繁密,較耐深水(但最深不得超過1.5米),植于大湖邊,極為壯觀。
大花重瓣品種、重臺品種,如‘佛座蓮’、‘紅千葉’、‘粉千葉’、‘白千葉’、‘大灑錦’、‘紅臺蓮’等,長勢中等,開花較多,單朵花期較長,觀賞價值高,適于一般淺水(深0.3米至1米)池塘栽植。
至于小池植荷,應選用中、小型花種,如‘壽星桃’、‘小碧蓮’、‘嬌容三變’、‘東湖春曉’、‘秋水長天’、‘廈門碗蓮’等,這類品種葉小、花小、柄矮,易與荷池體形協調勻稱。尤其是布置園林小品,若誤選高株大種,不僅不能添景增色,反而有煞風景。
適合與荷花配植的陸生植物,首推柳樹。荷、柳相映,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園林水景植物配植的傳統手法。宋代詩人楊萬里在《過臨平蓮蕩》中寫道:“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飯香。想得熏風端午后,荷花世界柳絲長。”展現出了一幅美不勝收的湖鄉曠野圖畫。以荷花為主體,岸邊栽植耐水濕的柳樹陪襯,正是自然生境的模擬結果。荷、柳配植較多,還因為中國園林風景的造園風格,對植物素材的選擇與評價,總要體現社會的道德情操,以便從植物的姿態和習性中比擬人的性格和品質。
除了柳樹外,現代公園有在荷塘一邊密植水杉、池杉、水松等高大針葉喬木的。這類樹種的樹冠呈尖塔形,樹姿規整嚴謹,雖不及柳樹婀娜柔和,但作荷花的背景屏障,與各種圓形、扁圓形樹冠的闊葉樹搭配,構成起伏多樣的林冠線,均可取得良好的觀賞效果。
中國園林風景在選擇植物種類時,還十分注意季相變化構成的四時不同景色。尤其是屬于專類花園性質的景區,為了避免主體花卉凋謝后,呈現冷落、枯寂景象,必須考慮季相景觀的交替相應。
事實上,長江流域一帶觀荷是從立葉出水之日(5日上旬前后)起,經過花期,直到荷葉變黃(10月上旬左右)止,共約5個月。在此期間與荷花協調呼應,相得益彰的觀賞植物有棕櫚、紫薇、石榴、夾竹桃、絲蘭等,適合點綴荷塘秋色的植物,除桂花外,可多選用觀葉樹種,如銀杏、柿、楓香、楓類以及木芙蓉等。冬季植物有松類、竹類、樟樹、南天竹、山茶、臘梅等。迎春花木最多,除柳樹、桃花外,還可選用梅花、迎春、貼梗海棠、映山紅等,陪襯荷塘水景。
在合理配植喬灌木的同時,不可忽視球根花卉、宿根花卉和地被植物的應用。諸如鳶尾萱草、玉簪、蔥蘭等均較適宜。
配景植物忌用顏色過于鮮艷的花卉,否則易喧賓奪主,如雜種月季、美人蕉之類,花期又與荷花略同,最好少選用或不選用。
荷塘岸邊配植喬灌木,應注意不要等距離沿著湖塘種一周,最好依地形和建筑物的位置,成排間斷疏植,或叢植、或孤植??傊v究配置藝術,合理搭配,留出適當空間,不要全部擋住觀荷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