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我國花卉產業的發展歷程

       2015-09-01 2342
    核心提示: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城市化的進程,園林綠化行業逐漸發展起來。發展至今大約25年,經歷了三個時代:草莽時代、資質時代、品牌+資本時代。草莽時代 從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城市化的進程,園林綠化行業逐漸發展起來。發展至今大約25年,經歷了三個時代:草莽時代、資質時代、“品牌+資本”時代。

     
    草莽時代
           從1990年到2001年。園林綠化行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發軔。1995年7月,建設部發布園林綠化行業資質標準。2001年2月,國務院召開了全國城市綠化工作會議,同年5月31日,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國發〔2001〕20號)。此事件為園林綠化行業的標志性事件。此前的12年是園林行業的初始階段,我們稱之為草莽時代。這個時期園林行業的特征是:
           1、行業企業注冊數量逐年增多,管理不規范,企業規模小,企業營業規模一般不會過億;
           2、行業法規不完善,行業企業各自為戰、野蠻生長,初期城市園林建設和養護項目基本上都是由大型國企或者園林主管部門承接;
           3、市場正處于發育階段,大的合同和標的很少,工程合同額普遍較小,極少出現千萬以上的項目;
           4、企業一般在一個區域內經營和發展,極少出現跨區域經營的企業;
           5、景觀設計尚未形成氣候,很少有企業專門從事景觀設計業務;
           6、行業專業人才十分匱乏。
     
    資質時代
           從2002年到2013年。這個12年,屬于園林行業的資質時代。得資質者得市場,許多企業僅憑一本資質,天下通吃,過得很是滋潤。2002年,園林綠化一級資質企業還是鳳毛麟角,但截至2014年末,我國園林綠化一級資質企業有987家,二級資質企業估計有3000多家。在最近幾年,由于擁有高資質的企業越來越多,資質的優勢逐漸喪失。這個時期的行業特征有:
           1、行業企業發展速度很快,但競爭日趨激烈;
           2、行業資質管理越來越規范,資質在企業競爭中顯得越來越重要;
           3、園林綠化總體業務量逐年快速增加,單項業務規模越來越大,不斷出現數千萬甚至數億元的合同標的;
           4、行業高度分散,但集中度越來越高;
           5、園林景觀設計企業逐漸發展起來;
           6、出現了一些跨區域經營的企業、設計施工一體化企業和營業額數億元的規模企業。


     
    “品牌+資本”時代
           隨著2014年IPO重啟和新三板的擴容,資本開始追逐園林行業的品牌企業,園林行業進入了“品牌+資本”時代。
           早在2009年,東方園林成功IPO,股價飛漲,園林企業開始被資本市場所接受。資本開始追逐園林行業中的一些規模企業,陸續有一些企業通過出售股權獲得發展資金,也有棕櫚園林、普邦園林、鐵漢生態等少數幾家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但由于2012年中IPO暫停,園林行業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勢頭被遏制,一些企業IPO申請被迫撤回。在此期間,園林行業逐漸出現了一些品牌企業,這些企業從資質競爭轉向了品牌競爭,注重客戶服務和產品品質,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培訓工作。他們從區域走向全國,從單一的施工轉向為設計施工一體化,參與各地區的競爭,逐漸發展成為全國性的綜合性園林企業。市場也從對企業的資質認可逐步轉向為對企業的品牌認可。以棕櫚園林、普邦園林和文科園林為代表的地產園林品牌,以東方園林、鐵漢生態和蒙草抗旱為代表的市政園林品牌,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獲得客戶的認可和行業的高度關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了一些區域性的品牌企業。
           2014年IPO再度重啟,園林行業許多企業試圖登陸資本市場,并出現大量行業企業與上市公司重整并購的案例,新三板也逐漸活躍起來。到2015年上半年,園林行業企業與資本市場的碰撞產生大量火花,園林品牌企業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形成了一個大的趨勢,這個趨勢還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自2014年以來,共有12家園林企業在證監會排隊申請IPO。其中滬市主板8家,深市中小板2家,創業板2家。截至2015年6月30日,文科園林已經成功登陸深市中小板,北京乾景、美尚生態已獲得IPO批文,等待發行股票。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中園林綠化企業整合并購的案例層出不窮,先后有東方園林收購上海尼塔,棕櫚園林并購貝爾高林,華塑控股并購麥田園林,蒙草抗旱并購普天園林,鸝鵬股份并購華宇園林,美晨科技并購賽石園林,普邦園林參股泛亞景觀,天廣消防并購中茂園林,深華新并購八達園林,岳陽林紙并購凱勝園林。一時間,園林行業并購潮風生水起,成為資本市場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新三板市場,也不斷有園林企業成功登陸。迄今為止,已有安徽華藝、重慶天開、廈門日懋、浙江藍天、云南吉成、武漢綠島、格林綠化等二十多家園林企業在新三板掛牌。這些企業中,一些企業獲得了PE機構的投資,一些企業通過做市方式也獲得資本市場的高溢價認購。
           品牌獲得資本的追捧,資本反過來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促進品牌的增值。馬克思曾經論述過,實業資本一旦與金融資本相結合,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和贏利空間。園林綠化行業與金融資本的結合,對行業必將產生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園林綠化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行業市場容量巨大,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但資金占用量大,資金回收期長。行業企業對資金的渴望非常強烈。長期以來,資金的缺乏抑制了園林行業企業的發展。我國城市綠化率逐年提高,但仍屬于較低水平。園林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打通了融資通道,解決了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必將給行業帶來勃勃生機。據統計,園林綠化企業上市后,每年都能獲得30%—50%的增長。
           市場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行業的地域界限被徹底打破,品牌企業在全國各地參與競爭;越來越多的政府采取BT或者PPP的方式將眾多園林項目打包給園林上市公司或品牌企業;地產企業也希望通過園林品牌企業獲得更高的產品品質,提升樓盤形象,以此促進銷售。


     
           同樣發生著變化的是園林行業的競爭格局。園林綠化市場投資額巨大,上市公司通過品牌和綜合實力贏得市場,并在和客戶談判時獲得優勢。他們在高端市場和大項目市場中進行競爭,由于項目眾多而參與企業較少,所以競爭并不激烈。他們在與非上市公司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從而不斷提高行業集中度。沒有與資本市場結合的眾多中小園林企業只能在低端市場參與激烈的競爭,日子會越來越難過。而行業人才,也加速從中小企業向這些大型品牌企業流動。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已經上市的八家園林企業,有五家位于廣東,他們分別是:棕櫚園林、普邦園林、鐵漢生態、文科園林、嶺南園林,占據全國已上市園林企業六成多。我們稱之為“廣東園林五虎”。這種情況和裝飾行業相類似,主要是由于廣東園林企業得改革開放之先機,具有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強烈的服務精神和良好的質量意識,最早走向全國,也較早走向資本市場,成為園林行業的一道風景。
           不單是通過IPO、資產并購、新三板走向資本市場,這些園林上市公司還通過參與或主導設立生態專項基金、并購基金、定增基金、信托基金等多種方式,為政府解決經營中的資金問題,讓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環境建設,從而打通社會資金、政府需求和企業運營資金三者之間的屏障,企業也在這些基金設立過程中獲得大額訂單和投資回報。這是近期以來,資本進入園林綠化行業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
     
           園林行業“品牌+資本”的時代才剛剛開始。資質不再是進入行業的壁壘。我國城鎮化水平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跨越十億營業額的門檻,向數十億甚至百億規模邁進,未來將出現更多高市值的園林上市公司。在這個時代,園林品牌企業和上市公司更應注重品牌建設和資本運作,一手抓企業產品品質管理,一手通過資本市場抓好企業的資金管理,兩手都要硬,企業就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贏得市場,得到快速的發展。而中小園林企業,必須要加速走進資本市場,或者積極與大的園林公司及品牌企業融合,或者在細分市場中獲得自己的競爭優勢,否則,將會逐漸被市場所淘汰,成為時代潮流的棄兒,社會發展的犧牲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知識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知識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