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賣的最火的小型盆栽莫過于多肉植物。全國各地多肉植物市場紛紛出現供不應求現象,市民爭相購買,多肉植物價格暴漲,面對這一現象,一些投資者們不禁要問,多肉植物到底還能火多久?投資多肉植物市場風險有多大?
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可以看到多肉植物市場呈現以下特點:
特點一:人們跟風購買較為嚴重,沒有持續火爆的產品品種
網友對某一品種的熱情就像風一樣,刮一陣就過去了。我們走訪市場時發現,很多生產者在種植多肉植物前并沒有任何養殖花木的經驗,養殖種類也以市場為導向,哪種火就種哪種。但由于多肉植物較其他植物培育期長,跟著市場走,恐怕很難跟上它的步伐。多肉植物養殖戶李先生就有這樣的經歷。“前一段時間流行熊童子,價格從30多元一直炒到百余元??勺罱洲D而流行石生花,熊童子的價格自然下去了。
特點二:購買人群多為年輕人,市場受韓劇影響較大
熱播韓劇里頻頻出現的多肉植物更催發著網友對進口品種的熱炒,這也使得海關倍感壓力。有報道稱,自9月以來,僅鄭州一地連續截獲的來自韓國、意大利的多肉植物已多達3000余株。而消費者有所不知的是,很多進口的多肉植物含有毒素。如最近網友們競相追逐的“豬耳朵”的汁液對心臟有較大傷害,而“天賜”的針葉刺入人體后會導致劇烈嘔吐、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乃至死亡。同時,進口多肉植物里很可能含有缺乏天敵的活蟲,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威脅也難以估量。
對于毒素,北京植物園高級工程師成雅京表示,目前常見的多肉植物并沒有毒,愛好者可以放心養殖。而一些大戟科的多肉植物就可能帶有毒性。她提醒說,近年有游客對北京植物園里養殖的一些品種的多肉植物出現過敏現象。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多肉植物到底能或多久還并不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投資多肉植物是有一定的市場風險的,因為多肉植物品種繁多,其熱門品種沒有固定的市場規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