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縣里建立了花木網,全縣的花木產業通過整合走上正軌了。”正在苗圃園中為紅花繼木疏枝、造型的花農李大叔道出了原委,他家去年依托新成立的花木網站銷售額達到了20多萬元,而往年僅僅為5-6多萬元。
而在全縣,同李大叔一樣加入花木網的會員達到了1500戶,占到全縣經營苗木總戶數的一半。近一年時間,花木網助花農凈增花木銷售額4000多萬元,全縣人均收入也從2萬多元提高到5萬元。新河村更有有名的“花木模范村”,在新河村各個苗圃基地里,農戶們正在忙著起苗。“客戶等會兒就要來拿貨,這些綠化用的‘金葉女貞’苗子捆扎后,都會運送出去。”一位正在忙碌的農戶說,有花木網提供的各種需求信息,傳統的花木銷售淡季也不像以往那么淡了。
“在花木網成立以前,由于品種、數量和規模均達不到要求,好多訂單不敢接,到手的錢都得不到。”花農王先生惋惜地說。談到沒加入網站無序競爭遭遇的挫折,周圈村主任也深有感觸:“有時盲目跟風一起種的品種都一樣,出現滯銷,好不容易買主找上門,大家都爭著去搶,把原本談得好端端的價格全部搞黃。”
“現在好了,有了花木網的引導,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種什么,去年我的銷售額就增加了上百萬元。”陶雪旭說。
花木網主要發布最新的供求信息和業務聯系,同時還組織網站會員根據市場行情和需求劃區域進行不同類花木的種植。“品種更加齊全,競爭優勢更加明顯。”花木網負責人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