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紅豆杉是原生于秦巴山區的紅豆杉科紅豆杉屬植物的統稱,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秦嶺生長繁衍已超過250萬年,是典型的指示性物種,自然分布于陜西漢中、安康、商洛、西安、寶雞、渭南6市的44個縣(區),1999年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此前,陜西相繼出臺《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陜西省野生植物保護條例》《陜西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等法規,開展多次專項行動打擊涉紅豆杉等野生植物違法犯罪行為,有效保護了秦嶺紅豆杉資源。
近年來,陜西生態不斷好轉,但全省森林資源結構性失衡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林種結構不合理、森林質量整體不高等,急需提高優質珍貴樹種在秦嶺森林中的占比。“通過保護發展秦嶺紅豆杉,可以明顯改善秦巴山區受松材線蟲病危害造成的松類樹木日益干枯的現狀和疫情,替代松類植物保持大自然的常綠態勢,持續推動秦嶺生態環境向高質量發展。”陜西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說。
“然而,目前秦嶺紅豆杉的發展政策、技術等尚不完善。”黨雙忍介紹,同樣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銀杏,通過大力保護野生物種、發展人工育苗、培育銀杏文化,讓銀杏成為園林綠化的寵兒,人工繁育苗木走向全國各地,走出了一條資源得保護、產業得發展的路子。
類比之下,怎樣才能使秦嶺紅豆杉也能走上保護與發展并重之路?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陜西省有紅豆杉育苗基地10余處,苗齡從1年生至10余年生均有,圃地現存苗木500余萬株,分布在商洛市的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漢中市的略陽縣、留壩縣、漢臺區,安康市的白河縣等地。
陜西長豐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商洛建了1.73萬畝紅豆杉基地。經理丁玲建議,對集中連片的紅豆杉進行集中保護,同時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進行管護和控制。在科研方面加大力度,集中全國紅豆杉專家出謀獻智。借鑒南方紅豆杉的模式,讓秦嶺紅豆杉市場化。
“應該盡快明確紅豆杉野生種質資源采集證辦理相關流程。”商洛市鎮安縣秦嶺紅豆杉育苗經營戶程孝玉說。
“希望多吸收企業參與良種選育和種質資源庫建設,盡快制定秦嶺紅豆杉種植技術標準和種苗標準,借助現代科技發展繁育紅豆杉。”漢中市略陽縣錦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高臨旗建議。
面對這些問題和建議,陜西省林業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將通過科學規劃、積極選育優良種苗、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帶動等措施發展秦嶺紅豆杉。今后在松材線蟲病疫木拔除新植秦嶺紅豆杉、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基金、秦嶺紅豆杉儲備林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黨雙忍提出,將繼續嚴格保護野生秦嶺紅豆杉資源。加強與企業、科研院校等交流合作,做好秦嶺紅豆杉苗木品種選育,讓繁育的秦嶺紅豆杉進入園林綠化。做好秦嶺紅豆杉儲備林的栽植培育。吸納、支持相關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參與秦嶺紅豆杉保護發展事業。挖掘文化內涵,打造具有秦嶺特色的紅豆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