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江、武義江和金華江匯流成“三江六岸”,以五百灘、燕尾洲“一灘一洲”為核心,沿江分布著大大小小36個已建和待建公園,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串起了長長的濱水綠色飄帶,滋潤著金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
自1982年婺州公園建成以來,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三江六岸”現已建成大小公園20多個,綠道16.5公里,健身步道3公里,以及五百灘、八詠廣場兩個碼頭。尤其是夜景亮化工程實施后,沿江亮化了31處共67幢建筑和8座橋梁,采用3D投影、噴霧等技術,使濱江夜景流光溢彩,畫舫夜游獨具韻味。
以此為基礎,從2019年開始金華以“金彩三江、風華水岸”為愿景,啟動實施“貫通72公里綠道、提升10公里駁岸、新建12個濱江公園、打造12個亮點景觀、5溪潤城、新建14公里沿江路、打通20條通江街道、貫通14公里藍道”等八大行動,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將“三江六岸”打造成和美金華紐帶、百里風景畫卷、婺州文化客廳,最終使“三江六岸”成為“市民樂享生活、引以為榮,游客一見鐘情、流連忘返”的精品濱水區。
“36公里濱江岸線上,目前婺城區、金義新區、開發區以及7家實施主體正掀起大會戰,全力推進31個項目,總計投資38億元。“金華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跨越”的要求,今年“三江六岸”要完成13.7億元投資,網紅橋、玉泉溪景觀廊道、古子城沿江棧道等一批項目爭取年底建成,“出精品,見成效”。
三道貫通
12個水埠碼頭再現盛況
近年來,“三江六岸”景觀帶先后分段建設,成熟一段建設一段,加上江面上眾多橋梁的阻隔,僅規劃的核心區段就有橋梁18座,使得沿江綠道存在諸多斷點。
不僅是濱江景觀帶之間存在通行斷點,跨江通道也多為車行橋梁,除了金虹橋、八詠橋之外,缺少跨江綠道、人行道,游人往來兩岸,慢行體驗不佳。
“三江六岸”景觀提升三年行動,一個關鍵詞就是“貫通”,而且是要慢步道、跑步道、騎行道三道同步貫通,實現慢步道親水、跑步道近水、騎行道見水。
在婺江大橋至浙贛鐵路線南岸新建成的11萬平方米濱江景觀公園內,慢步道、跑步道建在堤頂,騎行道建在堤腰。“這一段景觀帶對標三道貫通進行建設,行人漫步、跑步健身、綠道騎行各行其道,井然有序。”金開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施增進介紹。
古子城宏濟橋北側的沿江地帶,一條新建的江上棧道與岸線并行,已經有了一些模樣。據建設單位市城投集團介紹,這條棧道下穿宏濟橋,把八詠公園、萬佛塔公園與清風公園無縫銜接在了一起,巧妙解決了沿江人行道、綠道斷點問題。
率先開工的中央景觀橋,因造型獨特,受網民高度關注。橋的兩端分出兩條步道,以A字型分別通向艾青路和清照路,橋上還設有兩處約700平方米的觀景平臺,作為行人休閑觀賞互動區域。“這座橋不僅串聯起了一北一南的艾青公園、建筑藝術公園,本身也是一道建筑景觀,人稱網紅橋。”金東城投集團相關人士透露,該橋有望在2021年春節前后建成。
同樣讓人期待的,還有列入景觀提升計劃的14公里藍道。在東至二環東路,西至橡皮壩,南至洪塢大橋的區域內,布局12個游船碼頭。具體為五百灘碼頭、八詠碼頭、上浮橋古碼頭、婺劇院北碼頭、賓虹公園碼頭、三江口碼頭、兒童公園碼頭、月亮灣公園碼頭、龍瀆河碼頭、橡皮壩碼頭、艾青文化公園碼頭與赤山公園碼頭。目前上浮橋古碼頭等已率先開工,未來的婺州畫舫游線將更長,景色更豐富。
江城融合
20條通江街道引景入城
據規劃單位介紹,此次“三江六岸”景觀優化提升設計,一大亮點就是濱江空間的優化、提升和利用,以活力為主題深化其內涵,以開放為主題拓展其外延,使“三江六岸”更好地融入城市、融入市民生活。
從前期調研來看,江城分離是制約“三江六岸”景觀提升的短板之一。由于沿江缺乏開放空間和公共服務設施,且多為封閉居住區,開放用地長約7公里,僅占岸線總長的18%,導致濱江地帶活力不足。同時多個區段缺乏通江達水的支路路網,加上停車場、步行綠道等配套不足,“三江六岸”可達性不夠,影響人氣集聚。
為讓“三江六岸”引景入城,真正成為市民的“大客廳”,相關部門有意利用景觀提升的契機,開放濱江界面,優化濱江功能,增加濱江公共服務與休閑商業設施,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濱江服務需求。規劃提出未來“三江六岸”開放界面要達到岸線總長的65%以上。
比如橋下空間,一般大多用作通道或閑置。通過改造可以發揮跨江大橋橋下可遮擋優勢,建造具有運動、休憩、商業等功能的活力場所,使之成為社區10分鐘生活圈的節點。
推動江城融合的另一條路徑,是增加通江道路,打通通江廊道。建設部門介紹,以通江道路為基礎,整治提升14條,新建6條通江街道,增加沿街服務功能,管控沿街建筑界面,提升街道景觀與慢行設施,打造20條親切宜人的通江街道。
在現有14公里濱江道路基礎上,規劃再新增20公里沿江道路,打通道路斷點,基本實現濱江道路全線貫通,便于市民通過慢行方式到達江邊。
作為江城相融的一部分,“五溪潤城”也在加緊推進,已然成形。規劃以王坦溪、玉泉溪、通園溪、回溪、長湖等五溪入江,建設沿溪綠道,提升沿溪綠化,打造一批景色優美的沿溪景觀廊道。
美景串珠
36個濱江公園璀璨綻放
從此次三江六岸景觀提升來看,整體構架西起婺江大橋,東至東陽江的東二環大橋,南至武義江的南二環大橋,包括約36公里濱江岸線,36個公園與430公頃濱江綠地。在此基礎上,適度適時進行擴容,東至金華南站,西至杭金衢高速,南至規劃快速路,總面積約為50平方公里,包括72公里濱江岸線與72個規劃公園。
針對核心區已建將建的36個公園,設計策劃了“人文、活力、藝術、田園”四大類主題,其中人文雙溪區段21個人文公園、活力金華江區段2個活力公園、藝術東陽江區段5個藝術公園、田園武義江區段8個自然田園公園。
其中,“人文雙溪”依托宏濟橋碼頭、法隆寺經幢等文化遺存,新增龍瀆婺藝公園、梵經公園與古渡公園,打造“龍瀆瓷韻、浮橋古渡、佛頂梵鐘”景觀亮點,并與現有景觀公園共同展現金華古代、近代與現代文化,市民可以從中體驗金華人文底蘊與演進歷程。
“活力金華江”新增河盤翠舞公園與西關閑樂公園,重點通過運動健身、沙灘、林下休閑等場所,以及“長橋水韻”景觀彰顯金華江現代活力主題。
“藝術東陽江”基于現有濱江藝術公園優勢,采用主題雕塑、音樂、裝飾、夜景亮化等藝術設計手法,提升濱江公園藝術品位,打造“詩囿藝海、赤松飛仙”藝術景觀。
“田園武義江”新增塵香園、荷園、梅溪濕地公園與金郊耕雨公園,其中塵香園、荷園與現有桂園、梅園共同展現四季景色,梅溪濕地公園與金郊耕雨公園分別突出自然生態與田園農業景觀。
與36個公園相呼應的,是16大濱江景觀亮點,園景相融,相映成趣。其中,規劃改造提升三江匯友、雙溪風月、燕舞輕舟等3個亮點,新建長橋雪浪、東湄清潯、赤山凝芳、赤松飛仙、詩囿藝海、車影聞昔、飄萍古渡、龍瀆瓷韻、春江曉夢等13個亮點,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風景畫卷,共同演繹出“三江六岸”最精彩的時代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