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扎下鎮獲評‘中國淘寶鎮’,2019年完成‘淘寶村’全覆蓋,這里擁有1條網絡創業示范街,各類網店740余家。今年1至6月份,網絡銷售額1.8億元!”扎下鎮黨委書記相如斌說,農村電商改變了扎下人的生活,也改變了扎下鎮的鄉村格局。
在一直強調城鎮化的今天,村村都是“淘寶村”的扎下鎮,不僅成為年輕人可以“回得去的家鄉”,也給生于斯長于斯的6萬多名農民帶來了新的機遇。
“現在你們看到的是黃楊,俗話說得好,‘家有黃楊,黃金萬兩’。這盆黃楊形似一條船,寓意一帆風順,根部‘抱’石,寓意時來運轉!老鐵們,喜歡的可以加關注!”在扎下鎮分水社區,所見之人,皆有特長,鏡頭之下,皆是主播。說這話的,正是分水社區49歲的黨支部書記陸建軍。在直播間里,他瞬間變為主播,精神飽滿,激情飛揚。
分水社區,一個擁有5000余人的“淘寶村”,有近4000人從事和花木相關的產業,還吸引了1000余名外來人員在此扎根,他們的年齡從二三十歲到七八十歲。
“一間30平方米的門面房,位置好的,年租金從10年前的1000元漲至12000元。在花木銷售旺季,包裝工、搬運工,一天的工資超200元。”扎下鎮鎮長王博說,花木產業的發展,不僅改變了分水社區,也改變了整個扎下鎮。在這里,產業規模、農民收入、資產價值、農村活力全部實現倍增。
一株黃楊、一根鋁絲……在扎下鎮志祥盆景園,來自沭陽縣潼陽鎮的村民李向華正在不停地用鋁絲纏繞黃楊,為其定型。“每天在這里工作,很幸福,這里空氣好,風景好,收入更好,我一個月能賺9000多元!”李向華說。在扎下鎮,和他有著一樣感受的花農還有很多,有年輕女孩宋蘇蕾、陳婷婷,有年輕小伙陸秋陽……
特殊的地理位置,也給扎下鎮帶來了豐富的資源。扎下鎮是沭陽花木生產流通重要集散地,205國道、324省道、宿連航道貫穿全境,坐擁京滬高速沭陽北出口,龐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交匯,地方社會經濟飛速發展。
一樣的盆景,不一樣的風景??焖侔l展的物流產業也惠及了離分水社區不遠的沙巷社區,這也是一個依靠盆景“發花財”的地方。據了解,沙巷社區下轄8個村民小組,95%以上的村民留在本地工作、創業。
沙巷社區的沙西路俗稱“快遞一條街”,扎下鎮多數快遞都是通過這里運往全國各地的。每天下午,許多貨車就開始忙碌起來,數十萬件包裝好的花木快件正陸續被裝載上車。
“盆景運輸不比其他商品,必須要固定好,這樣在運輸的過程中,就不會破損了。”沙巷社區黨總支書記沙向陽介紹,“快遞一條街”一共有20多家快遞公司,還有其他“配套”的店鋪,比如做花架、木架等店鋪,還有賣紙箱、膠帶、保鮮膜、編織袋和肥料等店鋪。
沙向陽說:“‘快遞一條街’帶動了1000余名村民就業?,F在,我們沙巷社區除了老人、孩子,基本上沒有閑人,創業的創業,就業的就業,天天忙得很。”
2019年,沙巷社區實現花木及附屬產品網絡銷售額1.2億元。全社區有網店200多家,帶動1500余人就業。先后獲得“中國淘寶村”“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江蘇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把苗木變“盆景”,把“盆景”變“風景”,又把“風景”變成了“錢”景……這句話在扎下鎮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目前,扎下鎮3.5萬畝耕地面積中,花木種植面積已達3萬畝。沭陽花木大世界和中國沭陽國際花木城兩大花木交易集散市場分布于此?,F代化農業龍頭企業藝森園和春曉園引領全鎮花木向高端、彩色、造型盆景方向發展。每年一屆的花木節,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嘉賓與游客齊聚于此,共赴一場與“花木”的盛會,“花木+電商”在這里得到了深度融合發展。
“今年,沂河淌萬畝油菜花生態旅游項目初具規模,首屆沭陽油菜花旅游節成功舉辦,吸引30余萬人次游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相如斌說,未來,扎下鎮將繼續在花木產業與旅游產業結合、做大做強物流產業、木材產業升級等方面做文章,讓“一盆一景一世界,一草一木奔小康”的美好畫卷在這里“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