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春,馬路西側的法桐長勢不良,大約有300棵法桐,到5月份樹上還光禿禿的,沒有一片葉子,而馬路東側的法桐卻枝繁葉茂,長得很好。
為了挽救路西一側的法桐,該片區的養護單位費了不少心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終,他們請來一支專業的養護團隊開展復壯工作。
復壯作業于5月28日開始,6月24日,記者前往時,看見這些法桐正在恢復生機,一部分法桐已經開始展葉,與一個月前的照片大不一樣。
這些法桐的問題出在哪?“回天良方”又是什么呢?
李文藝是純靜園林總經理,也是這次法桐復壯工作的負責人。
他說,主要是氣溫影響,暖冬使法桐提早吐芽,后來遭遇早春倒春寒,芽活力減弱,沒法合成根系活動所需的激素,根系生長受阻,反過來影響葉片伸展,從而影響了樹勢。
那為何同一條馬路,東側的法桐沒受影響?
在路東側的法桐種植在邊長1.5米左右的樹坑里。路西側的法桐則種植在河畔綠地中,從環境上看,西側樹木的環境更好,樹體活力更強。對溫暖氣候的反應更快,可能吐芽的時間就更早。
的確,負責該片區綠地養護的老師傅說,一直以來,西側的法桐長勢都明顯比東側的好。
要拯救這些法桐,就要恢復樹體內生長調節物質的正常流轉。李文藝說,主要是調節根系活力。
在5月28日、6月8日、6月24日三天,復壯團隊使用純靜園林研發的樹木復壯套餐,稀釋后灌溉,每棵樹澆足200斤水。
據了解,套餐含大量植物生長所需營養元素和螯合微量元素,可以促進新根萌發,降低乙烯濃度,使植物從低活力的狀態中復蘇。還有一些物質,有利于改善土壤結構,能調節pH值并增強土壤透氣性。
通過上述物質的調節,可快速使根系恢復活力,促進萌芽與展葉。
李文藝說,如果早些開展復壯工作,效果可能會更好。
他指給記者看,樹干上有許多小芽。
“這是根系活力恢復的體現,證明根系開始工作了,根分泌物質促生小芽,小芽產生生長素運送回根部,根部繼續分泌生長素傳送到樹木頂部,促進展葉,樹就活過來了。小芽相當于瀕死樹木從復壯到正常生長的一個過渡產物。”
可惜的是,在復壯過程中,因為工人操作失誤,樹干上長出的小芽被抹去了,拉慢了樹勢恢復速度。
這也體現了專業養護團隊的重要性。
普通的養護工人經驗不足,使用的招數也有限,對于情況特殊的養護工作,采取錯誤手法可能會南轅北轍。比如剪枝或打吊針,在日常的養護中可能是有利于樹木健康的。但對于瀕死樹,修剪或打吊針的意義不大,因為樹體已接近零活力,這會給樹木造成難以愈合的傷口,加速樹勢衰敗。而復壯過程中的一些細節,比如樹干上的小芽非常重要不能抹掉,這都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
養護人員曾使用吊針,吊針孔在法桐上留下了傷口,傷口已經腐爛。
在園林養護中,土層結構、融雪劑使用、樹坑大小、小地形氣候不同……很多原因都會造成景觀樹長勢衰弱或死亡。而隨著城市對景觀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專業的園林養護團隊將為城市美景的打造貢獻更多力量。

東側法桐栽植樹池中(左),西側法桐栽植綠地中(右)
經過復壯的法桐正逐漸恢復活力,枝頭伸展出許多葉片。
小芽相當于瀕死樹木從復壯到正常生長的一個過渡產物。
快速恢復根系活力,促進萌芽與展葉。
養護人員曾使用吊針留下的傷口已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