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是一座被很多社會媒體關注并報道過的花園。簡單地說,它是一對高薪夫妻在40歲時利用位于揚州郊區的自家宅基地改造成的鄉村式花園?;▓@名為“飛貓鄉舍”,面積約3000平方米。
飛貓鄉舍是侯曄親自設計的,她秉持的造園理念是“花園要為人所用”,所以這座花園實用功能很強大,不僅有花園廚房、可食花園(種植蔬菜、養雞鴨鵝等),還建了酒坊,以及專門用于聚會的風亭等。
侯曄是個思維十分活躍的人,為了試驗腦海中不斷浮現的新想法,她還劃片區另建了“藍白色花園”和“自然式花園”,嘗試各種植物搭配種植,很具特色。

春日花園
侯曄最喜歡的秋日景致
花園歡聚時刻
02
在美麗的背后,飛貓鄉舍也遭遇過劫難。如何防澇是花園建設之初就考慮到的問題,由于飛貓鄉舍所處地勢低洼,所以侯曄建設了一個生態水池以解決花園排澇問題。但即便如此,2018年5月的某一天,揚州的一場連夜特大暴雨還是讓整個花園變成了一座“孤島”,之前的給排水預案沒能解決這一難題。于是,遭遇水淹之后,侯曄對花園的給排水進行了改造,增加排水暗溝、預埋盲管排水,此后花園一直安然無恙。
再就是花園里養雞、鴨、鵝所面臨的氣味問題。侯曄講,通過一年的有機循環試驗,工人們終于相信,枯枝敗葉可以變成土,而且還不臭,于是大家又制作了5個堆肥池。在此,侯曄又分享了無異味雞舍發酵床的制作方法:0.3公斤玉米粉,20公斤清水,活力99發酵菌20克,鋸木屑30公分厚備用,將水、玉米粉、發酵菌與木屑拌勻,薄膜覆蓋兩三天后平鋪雞舍,兩年更換一次。

暴雨后的花園
遭遇水淹后,增加了排水暗溝
埋設排水盲管
采用無異味雞舍發酵床
03
侯曄用4年多時間打造飛貓鄉舍,在這一過程中,她從園藝小白成長為園藝達人,并且在花園走紅后將愛好發展為事業,成立了飛貓園藝工作室,為眾多愛好者實現花園夢想。
直播間里,侯曄分享了打造自己花園和客戶花園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和心得,其中談到了飛貓鄉舍冬日景致的打造。她在荷蘭考察園藝大神皮特·歐道夫(PietOudolf)的冬日花園后感慨:“歐道夫好像更在意植物莖、桿、葉的質地和種莢的形態……檢驗一個花園是否真正美好的標準不在于花期時如何盛開,而在于花園凋零時如何動容。生命是一個循環,生命的每個環節都是美麗動人的,然而活得漂亮長久需要超凡的耐力和能力。”所以,侯曄對冬日花園打造給出的建議是保留植物的莖、葉和種莢。
對于可食花園的打造技巧,侯曄提到,蔬菜的種植也要結合觀賞性,如闊葉和細碎葉混搭、色彩搭配等。另外,還有多年生與時令蔬菜的混搭,多年生蔬菜有蘆筍、迷迭香、百里香、酸模、茴香等,混搭種植令可食花園不會出現荒蕪和蕭條期。
直播最后,侯曄又分享了低維護花園的打造和花園草坪養護要點等。她認為,花園三分造七分養。例如草坪養護,可于春秋生長季撒一次尿酸,或者在冬天撒一層羊糞,其他季節不用施肥;觀察草坪生長情況,3天到7天修剪一次,保持2至3厘米高度;草坪年數久了影響根系發展,可網購草坪釘鞋,生長季在草坪踩幾圈;另外如果草坪中出現一攤一攤枯黃,多半是寵物狗撒尿引起的,要及時用水沖,也可以在草坪內撒生石灰調節酸堿度。

植物與蔬菜混搭
低維護花園“鋼琴小品”第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