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按照“優綠景、恢自然、凸文脈、創空間”的設計策略,堅持生態、綠色、節約的設計原則,將奇園改造為集自然體驗、文化休閑、健身娛樂于一體的多元化濱河公園。
公園根據現狀基本情況,對景觀空間、人群需求、功能定位、現狀綠化進行分析,以植物景觀塑造為主,將園區劃分為植物生態展示區和植物分類展示區,同時設計觀賞草植物園、海棠園、園藝花卉園等一系列景觀節點,各節點既獨具特色,又滿足人們娛樂活動需求。
在場地塑造方面,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通過構筑水景、塑造假山和微地形、鋪設自然式道路等各種空間組織手法,優化園區的景觀功能及交通組織。
中式園林手法特色運用方面,依托奇園原有苗木及保留的中式古典園林景觀,通過植物景觀塑造及園路曲折變化,營造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同時依托現有假山、亭廊搭配植物種植,打造中式園林景觀。
設計依據低成本維護的原則,結合現有植物綠化,選擇鄉土樹種、宿根花卉和自控高植物品種,減少人為修剪和澆灌成本,注重花卉的季相搭配,營造錦繡田園低成本景觀。
奇園拆違復綠項目總投資1000余萬元,提升改造時對園區內的木平臺、棧道、廊架、鋪裝等設施進行修復翻新,保留、優化該區域的綠道系統,增設廁所、標識牌、垃圾桶、路燈等配套設施。工程累計鋪裝1.5萬平方米,栽植喬、灌木2萬多株,草坪模紋4.5萬平方米,回填土方2.8萬立方米,安裝庭院燈120套。
通過以上造園手法的運用,奇園原本環境亂、景觀差的“拆違現場”變身為景觀優美的開敞型綠地,河景岸景連成一線,讓市民不僅可以“遠觀”,更可“近賞”、“近玩”;幾株數百年樹齡的香樟屹立園中,古典樓閣、雕梁畫棟點綴其間,不遠處的祊河,水光瀲滟,偶有水鳥飛過,別有趣味。奇園的生態、文化、服務等各項功能日益完善,不僅滿足了市民的休閑娛樂需求,同時,也成為具有“江南園林”氣質的臨沂園林景觀新名片。

通過造園手法的運用,奇園原本環境亂、景觀差的“拆違現場”變身為景觀優美的開敞型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