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以來,洛陽牡丹、芍藥切花陸續開采。
據洛陽市林業局牡丹開發管理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洛陽市有油用牡丹種植企業和專業戶240多家,年產牡丹種苗2.25億株、芍藥鮮切花800萬枝、牡丹籽824噸,年銷售盆花50萬盆。
該辦公室主任張蓉輝告訴記者:“今年切花鳳丹牡丹可供應1億枝,洛陽紅切花牡丹可供應500萬枝,其它品種切花牡丹可供應200萬枝。”
隨著產業鏈條的拓展,洛陽牡丹不再只是賣苗賣花和每年短短20多天的賞花旅游。許多企業依托科技創新,不斷研發新產品,拉長產業鏈條。
牡丹鮮花餅是洛陽牡丹深加工產品中的代表。當地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洛陽全福食品有限公司早在2005年,就研發成功了再現盛唐時期流行于宮廷內的洛陽牡丹餅、牡丹酥等牡丹食品。2015年又首創上市了牡丹鮮花餅、牡丹茶等產品。
公司行政副總經理馬琳介紹,以豆類為主料的牡丹餅口感疏松軟綿,咬一口就能吃出花瓣,很受當地市民和外來游客的喜歡。“2019年,公司僅牡丹餅的銷售收入就達4600余萬元。產品除在河南各地銷售外,還遠銷陜西、山西、北京、上海等地。”馬琳說。
洛陽的一些企業在牡丹籽油的生產環節中繼續深挖。
孟津縣洛陽國花坊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牡丹生物綜合利用的科技企業。該公司從去年10月成立至今,以牡丹籽油、牡丹花蕊片、花蕊茶為主打產品的銷售收入已獲得600多萬元。“2019年我們為種植戶創造收益不少于200萬元,解決了約1500畝牡丹籽的出路。目前我們正在上馬牡丹精油項目,投產后還能把花瓣給充分利用了。屆時,牡丹的根、葉、花、果全都可深加工,每畝油用牡丹綜合收益將達2200元以上。我們生產線一年可生產5000噸純牡丹籽油,能帶動解決約30萬畝油用牡丹籽的出路問題。”白曉東說。
張蓉輝告訴記者,目前洛陽市的牡丹產業涵蓋開發牡丹觀賞價值的經濟產業、油用牡丹種植業、以油用牡丹為原料的深加工產業、以丹皮和白芍為主的藥用產業,以及包括牡丹文化、藝術、服飾、網絡游戲等的文化創意產業。“下一步將把洛陽牡丹打造成為世界級的旅游網紅打卡點,把洛陽牡丹產品打造成為網紅伴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