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非公領域有3800多萬專業技術人才,占全國專業技術人才總量的一半以上。民營企業職稱申報評審渠道不夠暢通,一直是大家反映的主要問題。”人社部專技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也是近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對于園林行業的個人而言,擁有一定的職稱,不僅可以升職加薪,晉級、上崗,而且在招聘、報考執業資格、招投標和專家技術方案論證時能夠發揮作用;對于園林企業而言,職稱可用于提升企業資質,培養企業人才,最重要的是對其在工程項目投標時具有不可或缺的影響,因視工程項目的不同,招投標時會要求企業必須具備高級工程師數名以及中級工程師數名。因此,《通知》的下發,為這些非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提供了快速的上升通道。
《通知》要求,打破戶籍、身份、檔案、所有制等制約;進一步拓寬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職稱申報渠道,可通過政府職稱評價機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社會組織等多種途徑受理民營企業職稱申報。
進一步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按程序開展自主評審。堅持屬地化、專業化和規范化原則,注重遴選具有專業優勢、服務能力強、行業自律水平高的社會組織組建社會化評審機構,規范有序、穩妥推進社會組織評審工作。
《通知》提出,進一步完善以市場評價為導向的職稱評審標準,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傾向,突出工作能力和業績考核,注重市場認可和對企業的實際貢獻;對論文、職稱外語等不做限制性要求。充分體現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特點和工作實際,貼近民營企業用人需求。
《通知》要求,進一步創新民營企業職稱評價方式,各地要綜合采用考試、評審、答辯、考核認定、實踐操作、業績展示等方式,提高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的針對性和科學性。要做好職業資格與相應職稱的銜接確認;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開展單獨評審或專項評審,建立民營企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優秀青年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直通車”。
進一步加快職稱評審信息化建設,簡化申報審核程序,減輕專業技術人才評審負擔,促進職稱評審結果與民營企業人才培養、使用相銜接,為民營企業評價、儲備更多優秀人才。
《通知》強調,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工作要堅持質量第一,加強對民營企業職稱評審的事中事后監管,規范評審程序,嚴肅評審紀律,確保評審質量,通過科學制定評價標準、建設高水平專家和管理人員隊伍、合理確定通過率等措施,把好評審質量關。嚴禁社會組織以營利為目的開展職稱評審。不得多頭重復交叉評價和強制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