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濕地保護,江蘇邁上新臺階

       2020-02-12 401
    核心提示:   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春節前,蘇州市濕地保護管理站站長馮育青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的邀請函,在2020年世界濕地日中國主場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他將領取中國綠化基金會頒發的生態中國濕地保護示范獎。這個獎項,是江蘇濕地保護成果的一個縮影?! 竦?/div>
             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春節前,蘇州市濕地保護管理站站長馮育青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的邀請函,在2020年世界濕地日中國主場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他將領取中國綠化基金會頒發的“生態中國濕地保護示范獎”。這個獎項,是江蘇濕地保護成果的一個縮影。

      濕地具有巨大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有“大地之腎”之稱。江蘇是全國濕地資源大省,濕地資源總量大,占全省國土面積比例高。2017年1月1日起,《江蘇省濕地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標志著我省濕地保護事業進入有法可依的階段。歲末年初,記者走訪省內多處濕地后發現,《條例》施行3年來,全省濕地保護步入正軌、跨上新臺階。

     

    南京長江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

     

      長江大保護,濕地修復正在進行時

      萬里長江從西向東一路奔流,橫貫江蘇,岸線長達430公里,孕育了江蘇省的重要濕地。省委、省政府明確,我省生態修復、植樹造林的重中之重,是在長江兩岸建設“千里綠廊”,助力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和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濕地保護、生態修復旋即在沿江八市展開。

      太倉市七圩區外的長江,江面寬闊,一望無際。太倉市林業局副局長繆永華說,這里的江灘地原來是洼地,去年,該市對七丫口徹底作了整治——低洼處保留濕地原狀,靠近江堤的部分堆土種樹,與蘆葦、濕地構成一個天然的郊野公園。

      鐵黃沙是常熟市與張家港市共有的江灘地,面積超過2萬畝。寬闊的江灘上,蘆葦和灌木茂密,一望無際。常熟市濕地保護站站長戴惠忠介紹說,常熟市政府把對鐵黃沙進行生態管控和生態涵養恢復放在重要位置,已完成植被恢復、造林綠化等約2500畝,對其他區域自然生長的蘆葦、柳樹和野生草地進行天然涵養。如今,鐵黃沙已成為長江生態綠色島、長江下游鳥類棲息重要地。

      江蘇龍袍長江省級濕地公園,位于南京市六合區劃子口河與滁河入江河口之間。該處濕地公園大保護已經全面展開,包括保護獨特的大江大河濕地景觀、保護典型的洲灘濕地生態系統的原始風貌與結構完整性、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等。

     

    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萬鳥齊飛,濕地成鳥類天堂

      冬日,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時近傍晚,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鳥鳴聲,抬頭一看,只見成千上萬的鳥成群結隊,在空中掠過,“這是野生鸕鶿,它們正在歸巢;那個排成‘人’形的鳥群是大雁。”保護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浩說,在保護區,萬鳥齊飛的壯觀景象每天都能看到。

      江蘇沿海濕地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國際遷徙路線”重要補給站,每年約300萬只候鳥來此停歇、越冬或繁殖。濕地為丹頂鶴、灰鶴、黑嘴鷗、勺嘴鷸、麋鹿等眾多全球珍稀瀕危動物提供棲息繁衍地。2019年7月5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省林業局局長沈建輝說,我省對沿海濕地保護一直十分重視,1983年就批準建立了射陽丹頂鶴保護區;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盡管土地儲備資源十分緊缺,但30多萬畝的保護區核心區,一寸土地也未曾被另作他用。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進入位于鹽城大豐區的麋鹿保護區,十多頭麋鹿組成的鹿群正在路邊覓食,見到人也沒有顯出驚慌的樣子。登上瞭望臺,通過望遠鏡,可以看到大批麋鹿在海灘上溜達。“保護區面積很大,為麋鹿種群的擴大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管理人員說,保護區已經形成了林、草、水、鹿、鳥共生的生態模式和完整的麋鹿生態系統,已擁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2019年麋鹿總數達5016頭。

      采煤塌陷地,華麗轉身濕地公園

      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前身是采煤塌陷地。濕地公園建成后,采煤塌陷地這一“包袱”變成了資源。坐船行進在潘安湖湖面上,遠看各個小島上喬木、灌木、蘆葦遍地,湖面上游弋著成群結隊的野鴨。濕地公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胡兆龍介紹說,公園的濕地保育及生態觀光區島嶼面積約2000畝,游人游覽為船型游覽為主,不登島。“前不久還有一大群天鵝飛到這里來了呢。”

      徐州市泉山區的九里湖國家濕地公園原來也是采煤塌陷區,如今,茂密的喬灌草木遍布河、湖、塘、岸和淺灘之間,湖水清澈。公園管理中心主任于道平介紹,優良的水質、茂密的植被,相對隱秘的自然環境,引來無數水禽來此繁衍生息,在濕地繁殖生長及遷徙逗留的鳥類多達130種。

      省林業局副局長盧兆慶說,這幾年來我省初步建立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等為主的全省濕地保護體系,它們成為省內生物多樣性最豐富、自然景觀最優美、生態質量最優良、生態服務功能最強大的重要自然生態資源之一。

      鳥類多少,成濕地生態“裁判”

      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蘇州市高新區,盡管這里離城區不遠,但卻已成為鳥類天堂。濕地公園負責人祝鈞介紹,濕地公園湖面上的很多小島,是生態修復時專門為鳥類和兩棲動物棲息用的,島上植被茂盛,每個小島附近都有淺灘,很多蒼鷺、白鷺停留在生態浮島上。蘇州市濕地保護站站長馮育青說,在蘇州,鳥類多少,成為濕地保護水平高低的“裁判”。“截至2019年10月底,太湖國家濕地公園監測到126種野生鳥類,比2018年12月底新增了12種。”

     

    蘇州太湖湖濱濕地

     

      蘇州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位于蘇州市吳中區,公園負責人孫強介紹,沿湖的湖水,透明度超過2米,茂盛的水草清晰可辨。“水質好壞、水體的能見度高低,是判斷濕地公園生態環境好壞的最直觀因素之一。”他說,生態改善以后,野生鳥類和水禽就多了,“這里的野生水禽太多了,望過去就像一處養鴨場。”

      記者了解到,世界濕地日前,經省政府同意,省林業局正式公布全省63處省級重要濕地名錄。這63處省級重要濕地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2%,主要分布在長江、太湖、洪澤湖、滆湖、長蕩湖、駱馬湖、濱海灘涂濕地等水源涵養重要區域、生物多樣性豐富區域,以及省內已建立的濕地類型保護區、濕地公園。(記者 朱新法 通訊員 庹祖權)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