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中國綠色時報特刊】江蘇,從缺林少綠到滿目蔥蘢

       2019-11-10 307
    核心提示:江蘇,這片土地自古富庶、靈秀,這里的人們歷來不畏艱難、勇于創新。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江蘇人民掀起創業、創新、創優的熱潮,江蘇大地顯現出舉世矚目的變化。林業作為變化最快、最大的領域之一,70年林業發展的歷程,是江蘇人民矢志不渝為江蘇大地增綠添彩的波
     

     

    江蘇,這片土地自古富庶、靈秀,這里的人們歷來不畏艱難、勇于創新。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江蘇人民掀起創業、創新、創優的熱潮,江蘇大地顯現出舉世矚目的變化。林業作為變化最快、最大的領域之一,70年林業發展的歷程,是江蘇人民矢志不渝為江蘇大地增綠添彩的波瀾壯闊圖景。

    艱難曲折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江蘇省委、省政府響應毛澤東主席“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逐步建立健全林業管理機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林業事業發展。改革開放后,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江蘇林業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經過五個階段的曲折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

    1949-1978年,恢復發展階段。20世紀50年代開始,實行“普遍護林,重點造林”的方針,在保護好原有森林資源的同時,以丘陵山區為重點,營造用材林和特種經濟林。1958-1969年大規模造林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的影響下,江蘇林業的發展受到了挫折。1970-1978年,江蘇認真貫徹平原綠化大會戰的要求,將綠化造林納入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全省造林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提高,至1978年底,全省累計造林116.5萬公頃。這一時期,江蘇林業得到了恢復發展。

    1979-1995年,加強林業建設發展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指示精神,動員全省上下開展“植樹造林,綠化祖國”行動。198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保護森林發展林業若干問題的決定》,為江蘇林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1982年省政府出臺《關于開展全民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為全省動員、全民動手植樹造林提供了制度保障。經過近20年的艱苦努力,至1995年,全省實現了平原綠化和消滅宜林“三荒”(荒山、荒灘、荒地)兩大目標。

    1996-2002年,探索高效發展階段。在全省基本消滅“三荒”后,根據原林業部《關于開展林業分類經營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江蘇于1996年明確提出建設高效林業的目標,首先在溧陽、新沂兩市進行林業分類經營改革試點,1997年又在5個國有林業場圃進一步試點,2001年在全省全面開展分類經營工作,并提出“十五”期間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3個百分點的目標。2002年,省財政正式將生態公益林補助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科目。這時期圍繞高效生態林業的發展目標,林業建設在保持穩定發展的基礎上,水平、質量與效益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2003-2012年,快速發展階段。2003年初,省委提出“打造綠色江蘇,建設生態家園,發展林業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號召。2004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關于推進綠色江蘇建設的決定》。 2005年省委十屆九次全會又明確提出,要把綠色江蘇建設作為江蘇和諧社會建設的五大載體之一繼續大力加以推進。從此,江蘇林業的發展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全省林木覆蓋率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

    2013-2018年,轉型提質階段。經過多年的植樹造林,在成片宜林地資源大幅縮減的背景下,森林總量已很難實現“量”的大幅擴張,從要數量向要質量轉變。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提出國土綠化要與彩色化、珍貴化、效益化相結合,切實做到“舍得”,善于算大賬、長遠賬、整體賬、綜合賬,通過開展植樹造林等生態文明建設來推動解決環保突出問題,著力補齊拉長生態環境這個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努力展現江蘇“最靚顏值”。

    綠色長城

    綠色顯著增長

    江蘇林業經過多年艱辛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森林資源穩步增長。全省森林面積由1949年的127.05萬畝增加到2018年的2340萬畝,全省活立木總量超過9000萬立方米;林木覆蓋率由1949年的0.8%提高到2018年的23.2%;2018年,全省濕地保有量4230萬畝,全省自然濕地保護總面積1460萬畝,自然濕地保護率達49.8%。

    資源保護全面加強。建立健全了森林資源管理與行政執法隊伍體系。森林公安、森林防火、林政執法、林業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隊伍等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執法能力與水平全面提高,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森林火情哨兵已被林火遠程數碼監控系統所取代;國家、省、市、縣四級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網絡、重大野生動物疫源疫情監控體系全面建成;森林火災損失率連續多年控制在0.3‰以下,森林病蟲害成災率連續多年控制在2%以內;建立國際重要濕地2處、國家重要濕地5處,省級以上濕地公園64處。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保護的世界珍稀物種麋鹿從建區時的39頭發展到現在的5016頭,占世界麋鹿總數的70%。蘇州常熟被評為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鹽城中國黃(渤)候鳥棲息地成為江蘇省首項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濕地的空白。

    林業產業快速發展。全省林業產業產值從1978年的1.48億元上升到2018年的4702億元,江蘇以占全國0.7%的林地實現了7%的林業產值;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林木種苗培育規模逐年擴大,木材加工、板紙一體化、經濟林產品綜合加工利用水平不斷提升,森林旅游、林業社會化服務的空間不斷拓展;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隨著市場的變化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林業一、二、三產間的關系日益緊密,林產品的種類不斷豐富,林業產業鏈條不斷向環保型、高附加值方向延伸。

    保障體系不斷健全。《江蘇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江蘇省生態公益林條例》《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等10部涉林地方性法規相繼頒布,《江蘇省實施〈森林法〉辦法》等4部涉林政府規章相繼出臺,省林業主管部門制定了與之配套的規范性文件,為依法治林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生態創建成效顯著。截至2018年底,全省建成國家森林城市7個、全國綠化模范城市5個、全國綠化模范縣(市、區)37個、全國綠化模范單位53個、全國生態文化村37個、省級以上森林公園71處,綠化模范城市和國家級濕地公園、生態文化村等創建工作均居全國前列。

    長江(江蘇段)沿岸造林綠化

    徐州市石山綠化前荒山禿嶺

    徐州市石山綠化后綠樹成蔭

    蘇南綠色通道

    積累寶貴經驗

    江蘇林業探索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堅持把創新思路作為深入推進林業建設的關鍵。從“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偉大征程到向荒山、荒地、荒灘進軍,實現平原綠化和“滅荒”兩大目標,再到“九五”期間建設高效生態林業以及“十五”以來所提出并實踐的“打造綠色江蘇,建設生態家園,發展林業產業,致富一方百姓”和“培育和利用并舉,生態與經濟雙贏”,無不閃爍著創新的火花。

    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林業建設永葆活力的關鍵。20世紀80年代初,江蘇省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20世紀90年代,蘇北一些地方開展了林木承包經營改革,對平原農區的林業,尤其是對農田防護林體系的林木栽植、管護、分配等管理機制進行了積極探索。1996年,江蘇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林業分類經營改革試點,經過多年的努力,國家、省、市、縣四級生態公益林已全部界定到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業已初步建立。2009年,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林權制度改革的推進極大地調動了投資者、生產者、管理者的積極性。2015年,全面推進新一輪國有林場改革,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國有林場改革取得階段性進展,全省參改林場整合為57個,其中40個定為公益性事業單位。通過改革,進一步激發了林業發展的活力。

    堅持把重點工程作為帶動森林資源穩步增長的關鍵。20世紀80年代速生豐產林、優質干果林、農田林網建設工程為蘇北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體系的構建奠定了基礎。20世紀90年代里下河林業資源綜合開發、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為林農復合經營提供了樣板。進入新世紀,林業“雙五”工程的實施,充分展示了林業的作用和效能,林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投資的熱點,森林資源總量得到快速增長。

    堅持把產業化經營作為增添林業建設動力的關鍵。多年來,始終堅持按照區域化、規?;?、集約化、產業化思路的要求,全面推進林業產業化進程,以產業發展帶動資源培育,以產業發展促進林業建設的良性循環。

    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提升林業效益水平的關鍵。在種苗培育方面,推廣芽苗移栽、容器育苗、全光照扦插噴霧、組織培養等新技術。在造林綠化方面,廣泛推廣應用林木優良新品種。在資源保護與利用方面,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森林防火遠程監控、林產品綜合利用和深度加工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通過實施林業品種、技術、知識3項更新工程,加快了林業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的集成與推廣應用步伐,提高了林業發展的科技水平。

    堅持把依法治林作為保障林業建設成果的關鍵。根據不同時期林業發展的特點,適時地制定和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不斷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為林業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適時開展“獵鷹”“綠盾”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始終保持對破壞森林資源嚴打的高壓態勢。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法治教育和宣傳,規范了林業執法,強化執法監督,提高了執法隊伍素質和執法水平。

    新時期,江蘇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新要求,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突出長江經濟帶建設,組織實施森林資源保護等八項重點工程,深挖造林綠化潛力,提升林木經營撫育水平,推廣應用林業新品種、新技術,創新林業發展體制機制,努力提高綠色江蘇建設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切實鞏固發展綠色江蘇建設成果,為推進“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建設夯實生態基礎。力爭到2020年,全省林木覆蓋率提高到24%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到2025年,全省林木覆蓋率達到24.8%,自然濕地保護率達52%以上;到2035年全省林木覆蓋率達到26%,自然濕地保護率達55%。

    新時期,江蘇全省務林人將持之以恒地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為 “強富美高”新江蘇和“美麗中國”建設書寫更加輝煌的林業新篇章。

    麋鹿與白鷺和諧共處

    太湖梅梁湖風景區

    新沂農田林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