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綠道建設最早啟動于2013年。根據當時的《南京市綠道規劃暨三年行動計劃》,相繼實施了濱江風光帶、環紫金山、明城墻沿線、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青奧公園、秦淮河入江段、老山綠道、慢城綠道、黃龍峴綠道等綠道建設。2017年,市綠化園林局對全市綠道建設情況進行梳理,形成了《南京市綠道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計劃至“十三五”末全市綠道總里程達1400公里。截至2018年底,我市已完成綠道建設863公里,總投資超15億元。
2018年底,市綠化園林局會同市規劃資源局啟動修編《南京市綠道總體規劃(2019-2035)》。“新版《規劃》大大拓展了綠道總長度,空間結構布局也更加合理,而且首次提出打造特色風貌綠道。”市綠化園林局規劃建設處處長朱海琦說。
2013年啟動的《南京市綠道規劃暨三年行動計劃》,以江南“一江三環五帶”、江北“一江一環兩帶”為總體架構建設綠道。此次新版《規劃》對這一架構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和調整。以“慢享金陵綠道、暢游美麗古都”為愿景,江南綠道結構為“一江三環、四廊銜一網”;江北綠道結構為“一江兩環、兩廊銜一網”。
《規劃》還將綠道按等級分為市級綠道、區級綠道、社區綠道三類。其中,市級綠道規劃約1144公里,包括濱江、明城墻、明外郭綠道等,串聯市域主要自然人文景觀,形成綠道骨架,并結合公園景區、新市鎮等設置游客服務站。區級綠道規劃1532公里,根據各區資源特點,串聯美麗鄉村、城鎮居民點、郊野公園、濕地等,并依托主要景點、公園、城鎮居民點布置一級服務中心11處、二級服務中心28處?!兑巹潯愤€提出,依托景觀資源和環境條件,重點打造濱水游憩綠道、山地森林綠道、人文景觀綠道、郊野田園綠道等四類主題風貌綠道,彰顯南京綠道特色。
新版《規劃》已出爐,綠道起名的“重任”則交給了廣大市民。朱海琦說,歡迎市民為南京綠道建設獻計獻智,用一句話概括綠道特色愿景(如“慢享金陵綠道、暢游美麗古都”),或為南京綠道命名(如“金陵綠道”)。市民可以將綠道口號和名稱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一旦入選將有驚喜禮品。
南京綠道新架構
江南 一江三環,四廊銜一網
“一江” 江南濱江綠道
“三環” 明城墻綠道環、明外郭-秦淮新河綠道環、江南綠道三環
“四廊” 四條由外圍楔入城市內部的山體楔形綠地,包括牛首山-云臺山綠道、秦淮河-無想山-慢城綠道、大連山-青龍山綠道和靈山-龍王山綠道
“一網” 串聯溧水、高淳的南部慢享綠道網
江北 一江兩環,兩廊銜一網
“一江” 江北濱江綠道
“兩環” 老山綠道環和江北綠道三環
“兩廊” 老山—九峰山綠道和八百河綠道
“一網” 六合區的茉莉綠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