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洛陽具有一定規模的牡丹觀賞園有15個左右,目前人工調控花期的牡丹陸續開花,清明節后將進入盛花期,花田露地栽培的早花品種也已零星開放。為迎接八方賞花游客,“中國國花園”今年供游客觀賞的牡丹花約55個品種1.6萬株(盆),其中人工調控花期的‘景玉’、‘趙粉’、‘銀紅巧對’等品種已花開正艷,而花田露地栽培的‘黑海撒金’、‘彩繪’、‘藍月亮’等品種則蓓蕾初綻。該園牡丹高級工程師邵安領告訴記者:“今年清明節將是園內早開品種大面積成片盛開的第一個賞花高峰期,預計園內接待游客量將突破10萬人。”
除了“中國國花園”外,王城公園、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國家牡丹園等牡丹觀賞園花色品種不同,數量規模不等,但人工調控和露地栽培的牡丹花期與“中國國花園”幾乎一致。其中神州牡丹園正國韻閣、富貴樓、天香會館和四季展廳目前展出的盆栽約20個品種2700盆,主要品種包括‘二喬’、‘芭茨拉’、‘洛陽紅’等,而花田露地的品種則包括‘景玉’、‘藍寶石’、‘琉璃貫珠’等。
據洛陽牡丹文化節花情預報小組預報員、洛陽牡丹研究院王若晗工程師介紹:洛陽牡丹人工調控花期包括兩類,一類是盆栽調控花期在室內展示,另一類是花田搭建控溫棚、遮陰棚等,開花后揭膜展示。通過人工調控花期,有效延長了牡丹花期,可保障游客在整個牡丹文化節期間均可欣賞到國色天香的洛陽牡丹。王若晗說:“通過與當地氣象臺對接,根據今年氣溫和日照情況,今年進入最佳觀賞期的早花品種和中花品種的間隔時間將由往年的4天左右延長到6至8天,整個觀賞期將持續到5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