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產業發展較快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我國各級政府重視園林生態和城市環境建設,國家投人園林城市建設的資金多,苗木需求量則大;苗木價格看好,苗木生產、經營者收益則高,于是調動了育苗的巨大積極性。
?其次是苗木新品種層出不窮,優良品種推廣日趨加快,先進栽培管理技術不斷提高,促進了苗木產量的大幅提高,也使園林苗木更具有觀賞性, 尚木生產更具有時效性。
?第三是在農業生產中,糧、棉、油價格走勢過低,也變相促進了苗木業的大發展。
經過近年來多渠道引進樹種,科研部門育種、推廣,還有鄉土樹種、稀有樹種的廣泛應用,苗木生產者經營的樹種、品種越來越多。栽培樹種、品種的增多,給廣大育苗、經營者帶來更多選擇和調劑苗木的機會,跨地區、省際之間的種苗采購、調劑日趨增多。
過去幾十年中,國有苗圃曾獨領風騷,在苗木行業唱主角。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國家鼓勵各種社會主體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地區投資發展林業”,進一步明確了非公有制林業的法律地位,要切實落實好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短暫的數年時間,非公有制苗圃發展迅速,除了農戶轉向苗木生產經營的增多之外,其他行業、非農業人士加入種苗行列,從事苗木生產的已不計其數。
布局區域化是指根據該地區條件和特點,集中生產某一種或少數種農產品以便發揮其優勢和長處,從而形成各類不同區域、不同特色的農產品生產布局結構。區域化布局意味著要適度推進規?;洜I,在整個產業內部優化各種農業資源的配置,實現土地、勞力、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不少地區區域化生產、集約化經營逐步走向正規,趨于科學、合理。在區域化生產方面,如廣東的順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觀葉植物生產及供應中心; 浙江的蕭山已成為浙江花木生產的重地。
產業布局的另一個特點是有些省份已形成多樣化、區域化植物的產地,如山東省的萊州主產月季、平陰主產玫瑰、泰安主產盆景;而江西和遼寧的杜鵑、海南的觀葉植物、貴州的高山杜鵑、江西大余的金邊瑞香、山東菏澤及河南的牡丹在全國享有盛名;盆景的產地主要集中在江蘇、山東、河北、安徽、河南、新疆、廣東、上海等地。
隨著全國林木種苗交易會、信息交流會的逐年增多,人們的信息、市場觀念增強,經營現念日趨成熟。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舉辦各類種苗交易、信息博覽會增多,各省、市也多次舉辦。這些會議的舉辦,大大促進了種苗生產、經營者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加上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形式的宣傳、報道,使人們獲得的信息量增多,在新品種的引進、種苗購置、苗木交易等方面都逐漸趨于理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