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專家解讀2019中央一號文件,農村將迎來新變化!

       2019-02-22 525
    核心提示: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一號文件)終于出爐。雖較往年稍晚,但其主題已在2018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顯露端倪。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1個、新世紀以來第16個指導三農工作的重要文件,也是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
            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一號文件)終于出爐。雖較往年稍晚,但其主題已在2018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顯露端倪。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1個、新世紀以來第16個指導“三農”工作的重要文件,也是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的第2個一號文件。“它是為了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一總方針落地,緊緊圍繞全局抓落實。”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告訴《中國科學報》。

    今年一號文件中24次提到“脫貧”,“技術”“生態”在文件中各出現10次,著重提出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并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推進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基本盤”和“壓艙石”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將其確定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并在2018年一號文件中進行細化,提出干部配備優先考慮、資源要素優先配置、資金投入優先保障、公共服務優先提供(以下簡稱“四個優先”)。“今年需要把一些措施變成政策,實現落地。”宋洪遠說。

    “扛在肩上、抓在手里”,今年一號文件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落實“四個優先”的要求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是歷史方位的一個定位”。宋洪遠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為這一全局,今年一號文件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硬任務、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落實。

    以全面建成小康硬任務為例,今年一號文件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放在首要位置,具體包括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主攻深度貧困地區、著力解決突出問題、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

    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交匯期。宋洪遠表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等問題,需要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的好形勢,穩定好“基本盤”和發揮好“壓艙石”作用。

    解決“卡脖子”問題

    截至2018年,我國已連續7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2萬億斤以上。但糧食安全問題同樣不可忽視,一號文件要求繼續穩定糧食產量、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調整優化農業結構。

    其中,文件還提到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具體措施包括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等內容。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看來,近年我國農業機械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很多關鍵核心技術依然受制于人。“原創性重大突破少,缺乏系統研究和技術集成,關鍵配套技術與機具不足,技術規范不健全。”

    而今年一號文件提到了支持薄弱環節適用農機研發,促進農機裝備產業升級。羅錫文向《中國科學報》介紹,薄弱環節主要包括應用基礎研究,糧食、經濟作物和飼草料薄弱環節關鍵技術研發,健康設施養殖工程關鍵技術研發,區域機械化集成與示范以及農村生活廢棄物處理與綜合利用等。

    “農業高效生產技術系統、低碳綠色生產模式、區域化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農產品加工和質量安全監測和追溯等方向,是我國農業轉型急需的科技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吳孔明告訴《中國科學報》。

    綠色發展還看創新

    今年一號文件提出推動綠色投入品自主創新。此外,文件還提出加強農村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具體措施包括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創建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等。

    關于中國未來農業的發展,吳孔明指出,“發展綠色生態農業,還是要靠科技創新”。

    吳孔明表示,當前我國農村生產規?;潭炔粩嗵岣?,要加大對新型生產主體的技術培訓工作,“總體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個完整的頂層設計和長期持續的推動實施”。

    “過去我國農業生產走的是高投入高增長模式,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雖然增加了糧食產量,但也增加了生態環境與食品安全風險,以及農產品生產成本,進而影響到整個農業體系的良性循環。”吳孔明說。

    最近幾年,我國農業生產方式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強化了科技對綠色發展的支撐作用。“農產品從過去的數量安全轉化成質量安全,農業化學投入品的使用量也逐年降低。”吳孔明指出,精準化作物診斷就是科技創新推動綠色農業發展的一種有力手段。

    雖然,文件制定了農業優先發展的意見和具體辦法,但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優先貴在落實,要真正改變‘三農’工作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